Google AdSense Crosscol

國史軼聞 - 中國人的姓名字號

Views since 2020-01-25
站長獨孤氏簡報-本系列將就劉教授所著之"國史軼聞-旮旯裏的國史"不按順序的做單篇分享,今天分享的第二篇為:(二)姓名字號有原理



旮旯裏的國史

旮旯原是北方胡族的話,意思是角落;滲進漢語,成為北方漢人的口語,由於發音奇特,後來演變為角落,今天閩南語角落的發音就是旮旯這兩個字的讀音。

中國人的姓名字號


    俗語說: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姓名對中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然而何以有姓,很可能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其來源,人人都有姓,認為這是自古已然的事,其實姓,尤其是後秦以後的姓,是經過演變而來的,跟先秦時代有很大的差異,且讓本文慢慢說來。

    姓的來源

    姓,中國人的姓,特別是漢人的姓,從漢字結構來看,是「女」跟「生」所構成,可見在遠古時代確實有過母系社會,所以在古文獻上所見到先秦時代的姓,幾乎都有女字旁,像姬、姚、姒、媯、妊、姜、嬴、妃、嫪等。

    至於姓的由來,大致上有兩種說法,其一說,認為姓是源於生長的地方地理特徵,作為姓。

    據《國語‧晉語》認為,黃帝系統的姬姓的始祖居住在姬水之濱,所以以姬為姓;而炎帝系統的姜姓,則是居於姜水。這種說法,當然有其道理,何況也舉得出實例,應該是可以相信的。

    另一種說法,則是近代民族學、社會學、文化學興起後,經過科學的驗證,認為人類姓的來源,是由於初民的圖騰(Totem)崇拜。

    細君公主的美麗與哀愁所謂圖騰,原是南美洲土著的語言,他們認為他們的祖先是由某一種動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現象變化而來的,因此對這種動物、植物或自然現象,加以崇拜,自然而然的就以之為自己部落的代表了,所謂部落的代表,也就是部落的姓了。


    這種現象不僅目前世界各地的土著民族有,從文獻上考察,中國古代也有這種情形,所以說姓來自圖騰,也是有相當的道理,本文不作歷史學、人類學的考證,以上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也都可以留供參考。

    不管姓是來自那一種說法,最初只有女子有姓,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人類的歷史文化,總是不停的演化(注意,只是演化,不是演進. 今未必勝於古,古也未必勝於今,只是不同而已),當人類因為採集生活逐漸無法供應足夠的糧食時,必須捕殺較大型、兇猛的動物以果腹,這時就需要有力氣的男人了,也因此逐漸脫離母系社會,而由男人當家作主,於是父系社會出現了。

    既然父系社會出現,可以捕殺或豢養更多動物,或者已經進入初期的農業社會,可以獲得更多的農作物,既然糧不缺,於是人口大量繁殖,原有的姓已經不夠使用了,於是對所繁衍的子孫,以各種方式給了他們一個代表,這就是所謂的「氏」,如說氏出現的時代,已經晚三代(夏、商、周)了。

    人類經過幾十萬年甚或更久時間的演化,已經發現近親繁殖,每每會產生畸形的後代,為了避免近親互為婚配,姓跟氏就起了區隔、識別的作用,而氏是從姓分離出來的,在上古時代,只有貴族才有姓,貴族的後代則有氏,一般平民是沒有姓或氏的,所以古代所謂百姓,還是指貴族,一般平民只被稱為「黔首」、「黎民」。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由於諸侯之間,互相兼併的情形,非常激烈,許多諸侯貴族由於「國家」(註)滅絕了,淪落為平民,於是許多這種的平民,都有自己的氏(就是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姓),許多沒有姓的平民,也都起而效尤,給自己起了一個姓。

    (註)這個"國家"只是諸侯貴族統治的一個地域,跟今天所了解國家,有很大的出入,不宜混為一談

    春秋戰國時代的姓,其實都是之前的氏。所以上古時代的姓,像媯、嬴、姒、嫪、妊等,在今天幾乎都不見了。

    據《國語》卷十<晉語四‧文公>裏說:

    黃帝之子共傳二十五人,得姓的有十四人,這十二個姓是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佶、擐、依等

    春秋時代的大約有二十一個,明末清初顧炎武在《日知錄》裏認為:

    言姓者,本於五帝。見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這二十二個姓是:媯、姒、子、姬、風、嬴、己、任、姞、祁、&(音篾或米)、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如果從西周銅器銘文上看,當時的姓也沒有超過三十個,無論怎麼認定,在先秦時代,姓都不會太多,所以能夠統有「百姓」,毫無疑問的就是泱泱大國了。

    但是時至近現代,中國境內見於文獻的姓有5662個,其中單姓有3484個,複姓有2032個,三字姓146個;這5662個姓中,還不包括四字姓,以及邊疆少數民族移居內地,以漢字音譯維吾爾、蒙古、哈薩克、烏孜別克……語音的姓,這樣看來,中國人的姓至少有七、八千個之多,那麼這些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如果要很詳細的加以耙梳整理,本身就可以寫成一部專書,我們這兒篇幅既不容許,作者自忖也沒有這個能耐,這兒只能作個約略的分析,只是近乎常識性的介紹,春秋戰國之後,中國人得姓(其實都只是古時的氏)的情形,約有以下十幾種情形:

    一、以氏族標誌為姓


    所謂氏族標誌,就是前面所說的圖騰,如商民族自認是「玄鳥」所演化而來的《詩經‧商頌》有: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可以明白的看出,商朝民族是以玄鳥作為氏族的標誌(也就是圖騰)

    那麼玄鳥又是什麼呢?據近人趙鐵寒師考證,所謂玄鳥就是燕子,古文字就像「子」字,所以商民族是姓「子」。

    相傳商民族的始祖母簡狄,有一次在郊外行祭天禮時,正好有一隻燕子(玄鳥)飛了過來,並且生了一個蛋,簡狄就將這顆蛋給吞下肚去,於是就懷孕了,生下了商朝的始祖契。

    以今天的知識來看這個傳說,當然會認為簡直不可思議,但是以三千多年前的初民來看,這就成為完全可能的事。類似這種以氏族圖騰為姓的例子非常的多。

    再如夏禹治水的事蹟,在中國上古史中是傳誦已久的故事,夏民族以為自己跟蛇有某種關係,或許說是以蛇為圖騰,所以創建夏王朝的禹姓姒,女字旁是會意字,「以」字,根據《說文解字》指出是「從反巳」,而巳正是蛇,可見夏民族姓姒,也是從圖騰演化而來。

    其他像龍、牛、羊、馬、熊、鹿、朱(蛛)、雷、……等等,都可以說是因圖騰而得姓。


    二、因封國或采邑而得姓



    這裏所謂的國,跟今天大家所瞭解的國家,有很大的距離,在周以前,天子為鞏固王權,封同姓子弟或異姓功臣一塊地,使他們成為諸侯,是謂封國,以捍衛天子,這些諸侯可以統治他所分得土地上的人民,而諸侯又可以將他的領域再分封給卿、大夫(是謂采邑),這種分封眾建,就是一般所說的封建時代或封建社會。

    基本上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封建設郡縣,封建時代就結束了,秦以後只能說是帝制或集權時代。

    周以前那些封國的諸侯、或者封有采邑的卿、大夫,往往就以封國或采邑為姓,例如周天子封同姓(姬姓)子弟為諸侯的計有:魯、衛、蔡、曹、滕、燕、鄭、韓、何、虢、滑、雍、酆、邢、隨、胡、巴……等四十八個,於是這四十八個姬姓諸侯就以封國為氏,時間一久,氏便成為姓了。
    contact

    再如周天子封異姓功臣為諸侯的計有:齊、楚、宋、荊、陳、趙、朱、邾、息、鄧、梁、薛、徐、羅、申、章、葛……等六十個,同樣的這六十個諸侯便以齊、楚、宋……為姓了。

    諸侯也可以將自己的領地分封給同姓或異姓的卿、大夫作為采邑,於是這些卿、大夫便以采邑為姓,像劉、白、京、棠、雀、盧、鮑、費、蒯(ㄎㄨㄞˇ)、范……等。以上這一百多個姓都是以封國或采邑為姓。


    三、以職官為姓



    先秦時代貴族平民有其世襲性,為官者在社經地位上,自然高於平民,同時職業通常也具有世代相傳的特性,因此官職名稱或職業行別作為姓氏,前者如:史、帥、宗、軍、庫、司徒、司馬、司空、王、公、霸、侯等;後者如:陶、祝、巫、車、裘、賈等。

    四、以祖先爵位或謚號為姓


    古人也有以祖先的爵位為姓,如祖先曾經被封為王、或公,那麼後人就王、王孫、公孫為姓;也有以祖先的謚號為姓的,這一類的姓如:文、武、穆、莊……等。

    五、以德行為姓


    如春秋時晉國的趙襄追隨公子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顛沛流離了十九年,終於輔佐公子重耳返回晉國而登上王位(嚴格的說,當時晉國還不能稱王,只有公的爵位),趙襄不只是對公子重耳恩重情深,就是對一般人,也是樂善好施,所以大家都覺得他就像冬天的日頭的溫暖,於是他的後裔就以「冬日」為姓。

    又如魯國的少正卯(跟孔子同一時代),在魯國名氣很大,可以說是魯國的聞人,因此他的後人就以「聞人」為姓。再看漢初的淮南王英布,年輕時曾因犯了罪,被罰在臉上刺字,這種罰叫做黥刑(註),他的後人不但不以此為恥辱,反而以黥為姓。

    (註)黥刑:黥,音京,同剠,也叫墨刑,就是在臉上刺字,然後塗上黑墨,類似現在的刺青

    六、以居地為姓


    若干氏族遷徙到新居地後,便以所居住地方的地名或特色為姓,例如戰國時齊國的陳仲子,本為齊國世家,後來他辭去爵位,舉家遷到于陵這個地方,從事耕讀生活,於是他的後裔便以「于陵」為姓。

    又如鄭國的大夫子產,居住在東里,他的子孫便以「東里」為姓。

    或者以居住地的特徵做為姓氏,如東郭、南宮、西門、北丘、百里、池、城、柳、李、林、楊、關、涂……等,這一類的姓,在漢人社會中,為數頗多。

    七、以祖父的字或名為姓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各諸侯國君主的玄孫(即曾孫),不得再稱公孫,而應以祖父(也就是諸侯國君主的兒子)的字為氏(即我們所謂的姓),像施、游、孔、顏、董、袁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如果祖父沒有字的話,那就以祖父的名為氏(姓),像這一類的姓有:金、少、湯、童、展、苟、慶父、高陽等。

    八、以排行次第為姓


    古時兄弟姊妹的排行常常以伯、仲(有時也用孟)、叔、季作為長幼的順序。

    像商代所封的諸侯孤竹國的國君姓墨胎,名元,由於他排行老大,死後又被謚為「夷」所以後來大家都稱他為伯夷,他曾經跟他的弟弟叔齊一塊勸阻周武王不要討伐商紂王,周武王志在天下,怎麼肯聽這種勸告呢,結果滅了商得到了天下,伯夷、叔齊兄弟恥於作周的臣民,吃周的糧食,兄弟倆雙雙跑到首陽山躲了起來,最後活活餓死在首陽山。

    伯夷死後,他的後人便以他的排行「伯」字作為姓。同樣的,春秋時,衛國大夫仲叔于奚的後裔,用「仲叔」作為自己的姓。

    九、皇帝賜姓


    古代帝王集天下大權於一身,幾乎可以為所欲為,而顯得無所不能,有時為了籠絡邊疆少數民族領袖,或為了獎勵有功臣子,而賜以跟皇帝一樣的姓,如唐初對開國功臣徐勣,賜他姓李,唐末賜沙陀族首領姓李,如李克用、李存勗,也曾賜黨項族西夏國主姓李,如李元昊;宋朝也依葫蘆畫杓,再賜西夏國主姓趙,於是李元昊就變成了趙元昊了,明末,為了鼓勵鄭成功反清復明,就讓他姓朱,所以鄭成功被稱為「國姓爺」。

    這種賜姓的風氣,漢人皇帝固然常用以作羈糜、籠絡或鼓舞臣下的手段,就是由胡族所建的王朝,也喜歡玩這種把戲,例如鮮卑宇文部所建的北周,就曾經賜隋朝建國者楊堅(在北周被封為隋公)姓「晉六茹」(這是鮮卑話的音譯,他的本義,已經不可考了),也曾賜唐朝建國者李淵的先人(也在北周為官)姓「大野」氏(也是鮮卑話的音譯),可見賜姓是胡、漢民族都愛用的招數。

    還有跟賜姓相當接近的,就是漢朝跟匈奴實行和親,就是說漢朝把宮廷中的女子(當時叫做良家子)任命為公主,嫁給匈奴的單于(匈奴族稱元首為單于),時代久了,到了後來有些匈奴貴族跟漢人混雜而居後,自認是漢朝皇帝的外甥,可以跟舅舅的姓,所以魏晉時,許多匈奴貴族都姓了劉氏,像劉淵(建有漢政權,史稱漢趙或前趙),劉豹、劉曜、劉衛辰等。

    再如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華化時,其有一項改鮮卑姓為漢姓,於是許鮮卑人的多音節的姓氏,都改成單音節的漢姓,或類似漢人的複姓,如丘穆陵氏改為穆氏、步陸孤氏改為陸氏、賀賴氏改為賀氏、獨孤氏改為劉氏、賀樓氏改為樓氏、勿忸于氏改為于氏、紇奚氏改為稽氏、尉遲氏改為尉氏、拓跋氏改為元氏及拔技氏……等,類似這種也都跟賜姓相當。

    十、因避禍而改姓


    例如春秋時陳厲公之子陳完,以陳國發生內亂,於是逃到齊國,當上了齊國大夫,就改陳氏為田氏,古文獻稱之為田敬仲。

    再如漢初軍事家韓信,因為功高震主,而且劉邦疑心病又重,於是就藉故把韓信給殺了,韓信的後人為了避免被人家指指點點,於是就改姓何氏。

    明初黃子澄的後人,改姓田氏,在我國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至於一般小說中,因避禍或躲避仇家的追殺,而改姓避走他鄉的例子就更多了。

    十一、未成年子女隨母嫁改姓


    未成年子女隨母親改嫁,為了撫養方便,於是往往讓未成年子女隨改嫁丈夫的姓,這種情形可以說是史不絕書,即使到了現在還是時常可以見到。

    在古代如果隨母改嫁的未成年子女,往往在成年之後,如果有了功名,通常都會改回原來的姓,以便光宗耀祖,如宋朝的范仲淹,幼時失怙,隨母改嫁朱氏,於是就姓了朱,後來考取了功名,便認祖歸宗,恢復姓范。

    十二、因入贅而改姓


    中國人尤其是漢人,特別重視宗祧觀念,認為不孝有三,但無後大,認為繼承祖宗的香火,是做子孫的重責大任,而這個大任是要男孩子來承擔,如果某人只生女孩子,但是又要繼承祖宗的香火以及財產,這時就用「變通」的方法,給女兒招一個丈夫進來,召進來的女婿稱為「贅夫」或「贅婿」,這個贅夫或贅婿要改姓妻子的姓,這樣生下來的孩子,跟女方同姓,就可以繼承祖宗的香火了。

    十三、因出家而改姓


    佛教傳入中國初期,並沒有多少信徒,在三國以前,更沒有人出家為僧,到了南北朝後,開始有中國人削髮為僧了,當時的高僧多半是從西域來的,像佛圖澄、鳩摩羅什等,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對這些從「外國」來的人,都以他們所來自的國家名稱作為他們的姓。

    例如:來自天竺(就是印度)的就姓竺,來自西域石國的就姓石,來自安國的姓安,來自高麗的姓高……等,他的徒弟出了家就以師父的姓為姓,像竺法雅、帛法祖、康法暢……相當的混亂,一直到佛圖澄的弟子道安(原姓衛)出現後,他認為佛教的開山祖師是釋迦牟尼,既然出家人都皈依了佛祖,就應該以佛祖的姓為姓。

    所以從道安之後,所有出家僧尼一概以釋為姓,大家不妨看今天出家的和尚、尼師在法號前,都會加一「釋」字,作為家人的姓,如果把海峽兩岸的佛教出家人加在一起,人數也不少,也算是一個大姓。

    十四、邊疆民族的譯音姓


    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中國境內就聚居了許許多多的民族,其中由華夏、東夷、荊吳、百越所融合而成的漢人居絕對多數,而且多半聚居在江、河、淮、漢流域,以農業為主。

    除漢人之外,還有許多民族,多半分布於邊疆地區,傳統上稱之為邊疆民族或少數民族,這些邊疆民族也是構成中國的一分子,而且在歷史上也曾建立過許多漢人式的王朝,統治著廣大的漢人,像諸胡列國(註)、北魏、東西魏、北周、遼、金、元、西夏、清等王朝。

    (註)諸胡列國:一般文獻書籍稱之為五胡十六國,其實既不只五個胡族,也不只十六國,所以稱之為諸胡列國較為合適

    其元、清還統治了整個中國,如果仔細統計一下,這些胡族所建立的王朝,累積統治年代比漢人王朝統治年代還要長得多,所以筆者在許多論著中,都一再強調,一部國史是由胡、漢民族所共同建構而成。

    既然邊疆民族在國史上具有如此重要性,當然有許多邊疆民族移居內地,由於他們的語言跟漢語不一樣,尤其北方的各個民族,他們語言都是多音節的,跟漢人的單音有極大的差異,以漢字音譯他們的姓,很明顯的看出跟漢人的姓不同,像獨孤、賀蘭、呼延、尉遲、慕容、博爾濟錦、耶律、完顏、愛新覺羅、葉赫拉那……等,他們如果移居內地,由於他們的姓跟漢人不一樣,自然會引起內地漢人的注意,甚或造成困擾,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往往取原來姓的第一個音或諧音、或者以胡姓的意思譯為姓字,比方說蒙古族的博爾濟錦氏,往往音譯為包、鮑、白,慕容氏改為慕氏,愛新覺羅譯為金氏,葉赫拉那譯為葉氏或那氏……類此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


    名的來源

    至於說到漢人的名跟字,就更講究了,因為姓或氏幾乎是從老祖宗時就有的(除了極少數改姓氏之外,幾乎都是由老祖宗傳遞下來的),但是名跟字卻是人生下來後才有的,所以取名的自由度比較高,但也不是漫無邊際盡挑些美的字眼。

    古人取名也是有相當的規則,專門討論姓名的書,非常的多,我們這裏不可能作很深入的探討,只就古人取名的大原則加以介紹,應該也可以明白古人取名的方式。

    一般說來古人生三月取名,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註1)取字,女子則是十五歲行筓禮(註1)時取字。

    (註1)行冠禮:就是將頭髮盤到頭上,戴上帽子,是謂加冠
    (註2)行筓禮:筓,音雞,古代女子十五歲時將頭髮盤到頭上,用簪子加以固定,稱筓禮,又叫簪禮

    在正式取名之前,往往都會給嬰兒起個小名,又叫乳名,這個小名或乳名,長輩往往都用來稱呼這個初生的嬰兒(即使已長大成人),譬如劉備的兒子劉禪,小名阿斗,後來即使劉禪長大成人了,甚至已經做了蜀漢的皇帝,大家仍只記得「扶不起的阿斗」這個詞。

    東晉北伐名將劉裕(後來篡晉,建立南朝的宋政權),小名寄奴,許多文獻都以「劉寄奴」稱劉裕,不只漢人如此,許多北方胡族,也有小名,像建立前燕政權的鮮卑慕容皝,他的小名叫萬年;後燕開國君主鮮卑族的慕容垂,他的小名叫阿六敦,這個「阿六敦」如果讀做「阿陸屯」,當然是鮮卑語,他的意思很可能是黃金(阿勒屯,阿爾泰Altun);北燕的馮跋,雖然是漢人,但是已經鮮卑化了,他也有鮮卑語的小名叫「乞直伐」;類似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

    我們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漢人都有小名,古人為初生的嬰兒取小名,大致以通俗為主,也有以動物為名,如阿牛、阿狗、小虎子……等,又有連生女兒,希望能再生兒子,往往將女兒起個小名叫招弟或牽弟什麼的;又有原來不想生卻又生了女兒,於是就叫做罔市(閩南語讀音,意思是姑且養育吧)。漢人的小名可說是多彩多姿,甚至可以說是無奇不有。

    至於嬰兒生下三個月之後,要取個正式的名,取名通常由直系長輩負責,如果這個家族不是書香世家,也會請教有學問的人為初生嬰兒取名,古人取名也有一些規則,在這兒只能作簡單的介紹。

    一、含有祝願或紀念性


    像春秋戰國時,魯國的叔孫克敵致勝,捕獲了長狄(註)喬如,因此就為他初生的嬰兒取名為喬如;

    (註)狄,是當時北方少數民族,跟後來的丁零可能有血緣的關係,也許在魯國北方的狄族個頭高大,所以稱之為長狄

    再如鄭莊公因寤生而得名,所謂寤生,有幾種解釋,這兒是將寤作牾解,就是難產,也就是說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在難產(寤生)的情況下,生下了鄭莊公,所以乾脆取名寤生(難產)

    北方的胡族也有以這種方式來取名的,如蒙古族初興時,有個汗叫也速該把阿秃兒(註),跟塔塔兒人作戰,捕獲了塔塔兒部的酋長鐵木真兀格,於是自己初生的嬰兒取名為鐵木真,這個鐵木真就是名震中外的元太祖成吉思汗。

    (註)把阿秃兒:是蒙古話「英雄」的意思,有時也音譯為巴都、巴托,現在外蒙古的首都叫烏蘭巴托,就是赤色英雄的意思

    二、以排行取名


    漢人家庭尤其所謂書香世家,多講究以排行取名,以免子孫繁衍多代以後,亂了輩份,早期多半以伯、仲、叔、季等字眼,作為兄弟出生的順序,只要看到名,就知道他排行老幾。

    像伯夷、仲由、叔齊、季札等,可是這只能確定某人在家庭中的出生順序,無法知道他在這個家族中的輩份,如果子孫繁衍多了,而又分居各地,彼此的後代子孫,還是無法分清彼此的輩份,於是一些世家大族為了讓後子孫能確定明瞭自己在家族中的輩份,就規定了以某些字作為輩份的區別。
    contact

    同宗的子孫都用這些字命名,以清朝王室為例,順治之前,還沒有接受漢人這種命名方式,康熙以後就以這種方式的命名了,像康熙名玄燁(清王室姓愛新覺羅),凡是跟康熙同輩份的兄弟或堂兄弟都屬玄字輩、乾隆是弘字輩、嘉慶是顒字輩、道光是旻字輩,咸豐是奕字輩、同治、光緒是載字輩、宣統是溥字輩。

    如果是雙名的話,用以區隔輩份的字,通常放在姓的後面,像上面說清朝王室,又如東北的張學良、張學思、張學銘;孔子後裔也是這樣;但也有放在最後一字的,如宋慶齡、宋靄齡、宋美齡等。

    如果是單名的話,往往只用一個字的偏傍來作為輩份的區別,如宋代的蘇軾、蘇轍(都是車字傍),又如《紅樓夢》裏的賈政、賈赦、賈敏是同一輩;賈珍、賈璉、賈珠、賈環、賈寶玉是同一輩;賈蘭、賈蓉、賈芸是同一輩。

    還有一些更為講究,名的第一個字作為輩份的區別,第二個字還規定要用同一偏傍的字,像明代的王室,明泰昌帝朱常洛、他的弟弟福王朱常洵;天啟帝朱由校、他的弟弟崇禎帝朱由檢、弘光帝朱由崧、永曆帝朱由榔等。

    以這種方式命名,雖然後代子孫繁衍再多、分散世界各地,彼此從名字上不只可以互相知道是同一個家族的人,還可以確定彼此的輩份關係。

    目前孔子的後代,雖然分布世界各地,但是從命名上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彼此的輩份關係,這應該是一種很好的命名方式,所以漢人許多世家大族都以這種方式為子孫命名。

    話雖如此,這種命名方式,也有一個缺點,如果一個家族子孫眾多,再隔二、三代之後,人數自然就更多了,命起名來,可用的同偏傍的字,可選擇的餘地就少了,所以有時候不得不用些平常沒見過的字,也就是罕見字或冷僻字,這樣對求學或社交都會造成某種困難。

    三、皇帝賜名


    帝制時代皇帝的權限幾乎可以無限上綱,為了恩寵或籠絡一個臣子,不但可以賜姓,也可以賜名。

    例如唐玄宗李隆基(西元712~756年)時,為了寵愛楊貴妃,連帶的對她的哥哥楊釗也加以封官進爵,更進而賜給他一個從字面上看似很好的一個名──國忠,今天一般文獻或教科書都只記載楊國忠,很少提到楊釗。

    再如唐末,賜權臣朱溫為朱全忠。楊國忠或朱全忠,前者出於恩寵,後者出於籠絡,打開古文獻來看,皇帝賜名的例子,應該不在少數。

    四、以姓的增、減筆為名


    古人命名也有不依以上三種方式,而以姓的增減筆劃來命名的,像前後漢之間的新莽(王莽篡漢建立政權,國號為新,史稱新莽)時,他的侄子姓王、名匡,匡就是王的增筆,跟王莽侄兒王匡同時代,還有一個王匡,這兩個王匡,姓名雖然完全一樣,立場卻完全相反,玉莽的侄兒王匡,在「新」這個短命政權裏,當然是皇親國戚王朝新貴,但是另一個王匡卻是高舉反抗「新」政權大纛的義軍首領,同姓同名而不同性格,也算是一個特例罷。

    再如民國初年,國民政府主席(抗戰期間)姓林名森,森是林的增筆;曾長期擔任中華民國監察院長的于右任,筆名于吁(吁,音虛,憂愁感歎之意),吁也是于的增筆。

    至於以姓的減筆來命名的,古文獻上也有現成的例子,如三代時商朝初年的大臣伊尹(曾助商湯滅夏桀),尹就是伊的減筆。

    再如北宋時曾力主以武力抗金的太學生陳東,東是陳的減筆,而明朝世宗朱厚熜(西元1522~1566年)時,也有一個勾結倭寇騷擾東南沿海的陳東;清代名儒阮元,元是阮的減筆;近代名音樂家聶耳(西元1912~1935年),耳是聶的減筆,像增筆或減筆的命名方式,也不少見。

    五、以分解姓作為名


    漢字是由幾個部首所構成,像江字是由水跟工兩個部分結合而成,個字是由人跟固兩個部分結合而成,於是就有人以自己的姓分解開來,作為子女的名,像原是滿族的名作家老舍,老舍是他的筆名,他原姓名為舒舍予,舍予正是舒的分解,又如大陸某報社主筆許淚痕,他的筆名叫許午言,午言結合正是許字,再如大陸作家張長弓,張分解開來正是長弓。

    類此可以演繹出許多姓可以分解為名,如汪水王、羅四維或羅四夕(羅的簡體寫為罗)、姚女兆、何人可、酆耳豐……等,但也不是每個姓都可以分解成兩個都成有意義的字,以這種方式命名的人,大概都是對文字有些修養。

    六、以古人之名為名以示仰慕


    像南北朝時北齊的顏之推,為了仰慕春秋時晉國人介之推,就取名為之推,更進一步以介之推的姓「介」,作為字。

    再如南朝文字訓詁家顧野王,為欽佩西漢博士馮野王,於是取名野王,並且取字為希馮;明末清初的顧祖禹,為了景仰唐朝的范祖禹,取名祖禹,而且取字景范(景有景仰之義),顧野王跟顧祖禹的命名跟取字,可以說如出一轍。

    古人命名的方式,大致上有以上這幾種,當然也有不依這五種方式命名的。


    字的來源

    古人對於名是很慎重的,除了長輩、長官,一般是不可以直呼一個人的名,縱然是長官,也往往為了客氣或謙虛,也不叫部屬的名,再加上古代多為單名,如范蠡、文種、蕭何、張良、韓信……,單名很難稱呼,連名帶姓的叫,是很不禮貌的,所以古人幾乎都有字,前面說過古時男子加冠時、子女行筓禮時,由長輩為之取字。

    古人取字也不是率性為之,「字」通常是兩個字,以方便他人稱呼,又往往跟一個人的德性或名產生聯帶關係,像《顏氏家訓集解》就記載了這麼一段話:

    梁孝王子賈從朝,年少,竇太后強欲冠之,王謝曰:『禮,二十而冠,冠而字,字以表德,安可勉強之哉!』

    可見「字」絕不是可以隨意找兩個好聽或好看的字,胡亂為之,因此取字也有一些原則,一般說來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與名同義互訓


    所謂與名同義互訓,就是說字跟名的意義相當接近,也可說字與名相輔,如孔子的弟子樊須,字子遲。須跟遲,都有等待的意思。

    閔損,字子鶱,損跟騫也都有虧損的含義。

    顏回,字子淵,據《說文解字》指出「淵,回水也。回,淵水也。」所以淵、回也可以說是同義字。

    再如諸葛亮,字孔明;陶潛,字淵明;蘇軾,字子瞻,按「軾」是指車前的橫木,乘車的人站起來時扶著它,可以看得遠些,而「瞻」正是瞻望、前瞻的意思。

    曾鞏字子固,鞏就是固;趙雲字子飛,俗語說雲從龍;唐寅字伯虎,伯是出生的順序,而寅是地支的第三字,正跟十二生肖的虎相搭配,所謂寅虎是也。

    像這些都是字跟名具有相同的意義,在古時即使是北方胡族,也多依照這種方式取字,如北齊大臣斛律金,祖先應該是敕勒人,有名的<敕勒川>就是他作的,他的字是「阿六敦」,這個「阿六敦」就「黃金」的意思,他的兒子斛律光,字明月,明月自然會有「光」,類似例子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二、字與名相對


    就是說字跟名意義相反,如孔門弟子端木賜,字子貢,按上賞下叫賜,貢則是下呈上,所以貢跟賜是相對的;楚國將領唐昧,字子明,昧是昏暗,而相反則為明;朱熹字元晦,熹是光明,而晦則是黑暗;管同字異之、韓愈字退之、王念孫字懷祖、連戰字永平……這一類的字,都是跟名的意思相對,在古人中也不少見。

    三、名與字皆取自古文獻或成語


    像錢謙益,字受之,按《尚書》有「滿招損,謙受益」這麼一句話,所以取名謙益,取字受之;再如曹操字孟德,按《荀子‧勸學》曾有以下幾句話:

    學也者,固學一之也。……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可見德與操,是來自於古文獻,曹操雖然被《三國志演義》描述成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的名跟字卻是大有來頭。

    近人李宗仁字德鄰,是出自《論語‧里仁》「里仁為美,德不孤,必有鄰。」筆者友人詹歷堅字久彌,乃出自成語「歷久彌堅」。以這種方式取字的人,顯然都是出於書香世家。

    四、析名為字


    這種情形就像分解姓作名一樣,把名解析為字,像南宋詩人謝翱,字皐羽,就是把翱分解為皐羽兩個字;再如南宋初年的秦檜,字會之;明代「竟陵派」文人劉侗,字同人;清代文人毛奇齡,字大可,大可而成奇;宋代邵曄,字日華;元人許恕字如心,如心合而為恕;明人章敞,字尚文;清人舒位,字立人,這都是屬於析名為字的典型例子。不過這種取字的方式,必須名是可以分解的字才行得通。

    以上只是取字幾種方式,當然還有許多人取字,並不照這些原則,如胡適,字適之,就合姓名的意思來取字,也不是人人可以模仿的。

    中國人有名有字,可以說是行之以久的傳統,不過近幾十年來已經不習慣取字了。


    號的來源

    古時名跟字,都是長輩代行的,個人幾乎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一旦長大成人後,有時不滿意自己的名、字,往往自行取個號,號又叫別號,也可以說是固定的別名,起號往往依照自己的志趣、愛好或居住地方的特徵來起號。

    會起號的人通常以文人、學者為多,號自字數從兩三字到五六個字的都有,如蘇軾號東坡居士、陶淵明號五柳先生、杜甫號少陵野老、李白號青蓮居士,歐陽修號六一居士,所謂六一居士,是他自稱有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壺酒、一局棋以及一個老人;《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號洪都百煉生、馮夢龍號墨憨齋主人、近人梁啟超號飲冰室主人,有時一個人還起了兩三個號。

    古人起號,除了表達自己的志趣、愛好或居處特徵外,還表達心中的感慨,像宋末元初,《心史》的作者鄭思尚,在宋滅亡後,起了個號叫「木穴國人」,這「木穴」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宋」字,用號來懷念故國;再如明末清初,有個朱耷,起了個號叫「八大山人」,這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行書寫來既像哭又像笑,表示對明朝的滅亡哭笑不得。

    號有時別人代起,這叫綽號,綽號有褒有貶,如《水滸傳》裏的人物幾乎都有綽號,宋江綽號「及時雨」,當然具有褒獎的含義,其他像智多星、神行太保、小李廣等,都具有褒意,如笑面虎、中山狼等自然具有貶損含義。近人白崇禧將軍綽號為小諸葛,自是具有正面的含義。

    《延伸閱讀》
    [晚清勇將數僧王][固若金湯統萬城][西蒙梟雄噶爾丹]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