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Crosscol

國史軼聞 - 千古一陵始皇墓

Views since 2020-01-25
站長獨孤氏簡報-本系列將就劉教授所著之"國史軼聞-旮旯裏的國史"不按順序的做單篇分享,今天分享:(四)千古一陵始皇墓

旮旯裏的國史

旮旯原是北方胡族的話,意思是角落;滲進漢語,成為北方漢人的口語,由於發音奇特,後來演變為角落,今天閩南語角落的發音就是旮旯這兩個字的讀音。


千古一陵始皇墓

凡是人,都會死,這是千古不滅的定律,只是人死了並非一了百了,還有後事需要料理,自來處理後事的方式,也因各民族、各地域或各時期而有所不同,所以人類的葬禮雖不致千奇百怪,至少也是多采多姿.

人類葬禮的種類

依據歷史文獻以及民族學田野考察,人類的葬禮至少有土葬、火葬、水葬、樹葬、懸棺葬,及至天葬以及駭人聽聞的肚皮葬(由死者親屬將死者烹煮而食之),可以說是光怪陸離。

同樣是土葬,就中國人尤其是漢人而言,由於死者的身分不同,對於埋葬的地方,就有了不同的名稱。

自古以來漢人都是以土葬為主,所葬之地,稱為墳、墓或塋,三代及三代之前,無論身分貴賤,死後埋葬之地,一律稱為墳或墓,如《書‧太甲上》稱: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
《書》注稱:「桐,湯墓地也。」

可見商湯葬身之地稱墓,

另據《周禮.春官.冢人》稱:

「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後,各以其族。」

從而可見三代以前,人死葬身之地都稱為墓。

但是到春秋時期(一般而言,周平王東遷之後稱春秋,孔子著《春秋》之後,稱戰國),情況有了改變,君王為了表示尊貴,就將其埋葬之地,也就是墳、墓或塋改稱為丘.

如楚昭王的墓稱「昭丘」,趙武靈王的墓稱「靈丘」,吳王闔閭的墓稱「虎丘」。

所謂「丘」,是山丘;丘陵之意,可能當時君王的墓較一般人來得高大些,形同土丘或丘陵,所以稱之為「丘」。

大約到了戰國時,風氣為之一變,將君王的墓稱為「陵」,而且也唯王的墓,才准使用「陵」字,而且當時的人,相信人死後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因此對於陵的建構極為講究,以便君王死後,在另一世界仍可享有舒適的生活,所以幾乎每個君王都在生前甚至在登位之初,就為自己營造未來死後專用的「陵」.

陵是君王長眠之所,所以又稱之為:「陵寢」。其中也是屋宇儼然、宮室密佈,所以也稱「地宮」

如《史記‧趙世家》曾載趙肅侯於其十五年(西元前335年)在常山營建「壽陵」,另外《史記‧秦始皇本紀》也載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凡此都足以證明自戰國以來,君王的埋葬之處稱之為陵。

在歷代帝王的陵墓中,論規模當然要以統一天下的秦始皇陵為最大,論神秘也當首推秦始皇陵,稱之為天下一陵應該當之無愧。

秦始皇陵

秦始皇姓嬴名政(西元前259~前210年),生於戰國後期,當時各諸侯都自立為國,互相攻伐,天下大亂,其中力量強大者有秦、楚、齊、燕、韓、魏、趙,號稱戰國七雄,而其中又以居於西方的秦、居於東方的齊以及居於南方的楚為最盛,彼此互爭雄長,幾乎年年征戰兵連禍結,所以稱之為戰國。

後來由於秦國嬴政善於運用「客卿」(也就是外國的人才),使秦國的力量高於其他六國,終於次第滅掉了六國一統天下,時為嬴政廿六年、西元前221年.

從此中國進入中央集權的帝制時代,一直到西元1912年,孫中山先生建立民國,才徹底推翻了歷時二千一百多年的帝制專政時代,秦始皇的功過,固然有很大的探討空間,但是他為歷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人物,則是不容置疑的。

嬴政於西元前221年統一天下之後,認為自己功業超過三皇五帝,所以稱皇帝,這也是國史上君王稱皇帝之始,並同時開始營建他的陵墓。

秦始皇陵的地點在今西安(古稱長安、常安)東方大約三十多公里臨潼縣境內驪山的東側,占地面積有五十六點二五平方公里,約有台北市的五分之一.

秦始皇陵內城約有二點一三平方公里,大致呈坐西向東、南高北低,南北落差大約有八十七公尺,是一座南北大於東西的長方形陵園。

陵園以封土為中心,分為地宮、內城、外城以及外城以外四個層次,其中以地宮為核心部位,主次分明。

陵園的城垣(就是城牆)由內、外兩重構成,兩重城垣都呈南北向的長方形,互相套合,形成南北長、東西短的「回」字形,城垣總長約有十二公里,規模宏大,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於秦始皇陵的地面形狀及占地面積,幾乎是隻字未提,本文上面所提到的數字,都是根據近代大陸發掘秦始皇陵後,實際丈量所得,但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於秦始皇陵的內部建構卻記載的頗為詳細,現在且把《史記》有關原文引錄如下: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即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治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而班固在他所撰的《漢書‧劉向傳》對秦始皇陵也有所著墨,他說:

(秦始皇陵)下錮(錮,阻塞之意)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石槨為遊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鳧,音扶,泛指禽類,特指野鴨)雁。珍寶之藏,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又多殺宮人,生埋工匠,計以萬數。

從這些史料中自可明瞭秦始皇陵的規模,確實是空前的宏大,近年大陸發掘證實了古文獻記載的真實性,但是對《漢書》所載的「又多殺宮人、生埋工匠」,還沒有找到足資證實的證據,不過埋置秦始皇棺槨的地宮,還沒有打開,至少在目前還不足以否定《漢書》的記載。

從《史記》、《漢書》所載都指明秦始皇陵有許多珍貴的陪葬品,自然會引起後代盜墓者的覬覦,這些盜墓者未必都是下三濫的雞鳴狗盜之徒,連一些意欲建元立號的準帝王們乃至已經貴為「天子」的君主們,也莫不虎視眈眈瞪著這一批埋在地下的稀世珍寶。

據《史記‧高祖本紀》中就記載了漢高祖劉邦在細數項羽的十大罪狀中,第四項就是「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塚,私收其財物。」

如果劉邦所說的項羽曾經盜掘過秦始皇陵是真實的,那麼司馬遷何以不在<項羽本紀>中也記上一筆呢?

我們都知道一般人在指責對方的缺點時,往往都會誇大其詞,而政治人物在批評政敵時,更是口不擇言,無中生有,亂戴帽子更是常見的招數,所以劉邦指責項羽曾經「挖始皇帝塚,私收其財物」一事,可能並非事實,只是醜化項羽的一種手段而已。

不過《史記》所載劉邦的這段細訴項羽罪狀的紀錄,卻給後代撰《漢書》的班固提供了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班固借劉向之口說出以下一段話:

「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羽焚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山羊兒,羊入其鑿,牧者持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罹牧豎之禍,豈不哀哉。」(見《漢書‧楚元王傳》)

這裏明白指出項羽火焚秦阿房宮時,同時發掘秦始皇陵,但只是開挖而已,並沒有盜採墓內財物,只是因為牧童的羊躲到秦始皇陵裏面,所以牧童火燒地宮,希望能將羊逼出墓穴,不幸燒掉了墓內的棺槨,如果劉向說的是真的,那麼西元1974年大陸發掘秦始皇陵時,照說應該是空無一物才是,然而大陸挖的結果,只是一、二號墓坑就發現了數以千計的兵馬俑以及銅馬車,至於真正的地宮,還沒有開挖,可見班固在《漢書》借劉向的嘴天馬行空亂說一通。

後來北魏(也叫拓跋魏、元魏及後魏)時,有一位雖被後代史家列入「酷吏」的酈道元,他同時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地理學家,就在他所撰的《水經注.渭水注》中,更對項羽發掘秦始皇陵、牧羊兒火燒地宮,延至西漢末年關東盜賊興兵造反時也曾經進入秦始皇陵盜取銅棺銷毀以冶煉兵器,《水經注.渭水注》是這麼記載的:

「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

《水經注》的這段記載雖是言之鑿鑿,像是真有其事,但是仔細推敲,卻是破綻百出,先說項羽發挖了秦始皇陵,動員了三十萬人,來搬運墓裏的寶物,花了三十天還搬不完,假設一個人一天只搬十公斤,三十天共九百公斤,三十萬人則總計為二億七千萬公斤,也就是說共有陪葬品二十七萬噸,請問這可能嗎?

其次,將牧童火燒地宮跟西漢末年關東盜賊的時序弄反了,而且《漢書》只是牧羊兒以火逼躲到地宮裏的羊出來,燒了棺槨而已,酈道元卻說「火延九十日」,顯然酈道元在史、漢的文字裏,憑自己的想像,加以演繹,我們讀書如果不細加推敲,很可能會被古書所誤導,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還是一句很好的名言。

到了諸胡列國時代(也就是一般文獻所指的五胡亂華時代),據《晉書‧石季龍載記》又說石季龍「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銅柱鑄以為器。」

我們且看石季龍何許人也,石季龍名虎,是羯族人,他跟後趙建國者石勒的關係,既是石勒的從子,又像石勒的弟弟,石勒死後,石虎殺石勒之子石弘,自立為帝.

此人凶狠殘暴,喜怒無常,視殺人如兒戲,此人如果知秦始皇陵確切位置,發兵盜墓不無可能,只是中國古代陵墓在外觀上都只是土丘一堆,很難辨識到底是何人的陵墓,一直到現在,如果從咸陽機場乘車到西安,沿途還可以看得到處土丘,石季龍在位期間前後只有十五年(西元335~349年),幾乎都是連年征戰,似乎沒有時間考證秦始皇陵的正確位置,也就自然無從發掘了,所以《晉書‧石季龍載記》所載,大概只是臆測之詞。

從以上各種文獻所載來看,秦始皇陵似乎前後有四次被盜掘過(項羽、牧羊兒、關東盜賊及石季龍),從現存的實際情況看,似乎都不曾真正進入秦始皇陵.

我們的根據有以下幾點:

第一,目前大陸的考古工作人員在秦始皇陵的封土西側邊緣及東北角,各只發現一個小型的盜洞,這個洞很淺,跟地宮還有很長的距離,大約還有二百至二百五十公尺之遠,這兩個小洞充其量只能證明曾經有私人想盜墓,由於秦始皇陵封土很厚、又很踏實,自邊緣至地宮距離很長,憑少數人是無能為力的。

第二,就目前已開挖的一、二號墓坑,經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秦始皇陵封土堆的夯(夯,音杭,意思是把土打實)土層疊壓層次分明而且清晰,並沒有開挖後,再回填的凌亂情形。

第三,秦始皇陵地宮周圍的地下宮牆及宮牆門道封堵的情形,基本完整,看不出曾經遭到破壞,所以可以否定項羽、牧羊兒、關東盜賊以及石季龍曾經進入的傳說。

第四,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地宮中是「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所構成,經大陸考古學家以現代科學儀器探測,地宮內確實有很強的水銀反應,而且面積廣達一萬二千平方公尺,水銀反應強的地點既集中且呈規律性分布,這跟《史記》所說的「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不謀而合,如果地宮曾經被盜掘,如所周知水銀洩地是無孔不入的,應該不會再呈現規律性的分布。

從以上這四點分析,可以肯定秦始皇陵沒有被大規模的盜掘過,不過已發現的二個盜洞,同樣的也可以瞭解,曾經有零星的少許幾個企圖盜掘規模宏偉的陵墓,只因這座陵墓構築的太紮實而且規模太大了,所以盜掘的工作半途而廢。

秦始皇陵自西元1974年被發現後,到現在經過中共考古學家的努力整理,不但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瑰寶,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尤其兵馬俑面世後,更被譽為世界八奇蹟.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這下秦始皇陵成了全世界的公共文化遺產了.

面對這種結果,現代的中國人,或許會認為這是祖先留給後代子孫的光榮,但是如果回想一下,在秦始皇時代動用了多少人修築這座規模宏偉的秦始皇陵?其中又有多少人秦陵修好後還活著?又動員了多少陶藝雕塑工匠?他們在完工後又有幾人得以存活?

想到這裏,也許原先感到光榮而驕傲的笑容,一時凝固了,體會二千多年前秦人的痛苦與悲傷,是日子過得順遂舒適重要,還是強人要為後代子孫留下豐碩的文化遺產重要?這或許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無論我們作出怎樣的抉擇,秦始皇陵的存在已經是不可更易的事實,既是如此,就讓我們來面對這個現實,前面說過秦始皇陵規模宏大,大約占地五十六多平方公里,範圍之大,不只空前,也可以說是絕後,在外觀上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跟一般土丘並無二致,只是高大些,目前所看到的是已經經過二千多年風雨的侵蝕,無論高度或廣度,都比原來的秦陵要低些要小些.

依據大陸考古學家的實地考察跟推算,將秦始皇陵復原成所附的圖樣,始建時的規模顯然較目前所見到的更為壯大、宏觀。

在這廣大的陵墓範圍裏,大致可以分為:兵馬俑坑、銅馬車坑以及地宮本身.

前兩個坑已經開掘處理完成並且成為秦始皇陵博物館,對外開放,供民眾參觀,不過兵馬俑坑只開挖三分之一,據專家判定其餘三分之二跟已開挖的內容完全相同,所以不打算開挖,以免開挖後接觸空氣,使兵馬俑受到損傷.

如就已面世的兵馬俑看,其數量之多,令人歎為觀止,最令人驚訝的是每一個陶俑的長像不同,而且表情各異,可以猜想二千多年前製作陶俑的工匠,極可能是以實際的秦兵,作為雕塑的樣本,真可以說是匠心獨具巧奪天工,無怪乎被稱為人類世界的八大奇蹟,到西安旅遊,如果沒看到兵馬俑,等於白去了一趟西安。

兵馬俑規模壯觀,據了解, 出土的兵馬俑基本上是不准離開秦始皇陵的,個別的、經過特許的,或許可以運到西安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或北京特定的場所,至於在其他地方所見到的兵馬俑,很可能只是複製品.

不過雖是複製品,以現代是技術,可以說製作得唯妙唯肖,比方說在北京琉璃廠,就有許多家古玩店陳列著許多各種姿態的複製兵馬俑,其中有些縮小版的複製品,顯然這些迷你版的陶俑是為了方便旅客帶.

秦始皇為了捍衛死後王國,而動員大量人力、物力燒製了數以萬計的兵馬俑,二千多年後,一些中國商人卻靠它發了筆小財,這該是秦始皇所始料未及的吧!

(圖)秦始皇陵坡降示意圖
(圖)秦始皇陵平面布局及兵馬俑位置示意圖
(圖)龐大恢宏的兵馬俑軍陣

兵馬俑數既是如此之多,在製作過程中,免不了會有些瑕疵品,當時的工匠或許就將這些瑕疵品在陵園附近一扔了事,由於日積月累,這些零星的瑕疵兵馬俑就被泥沙所掩埋了.

大約秦始皇陵完工後二千年左右,也就是清宣統年間(西元1909~1911年),在陝西省驪山的下和村,有一個叫和興道的老人家突然病死了,家人在悲痛之餘,只得為死者尋覓墓地,以便早早下葬入土為安。

中國人嘛,總是迷信風水,認為如果能找到一塊好的陰宅,會有益於子孫後代,於是就找了一位風水先生,這位風水先生煞有其事的左尋右找,終於在西陽村南的一片荒灘上,找到塊風水寶地,既背山又面水,葬於此地必能振興家業、有益子孫.

和家後人依禮付了一筆禮金,並且依照指示的地點開始挖掘墓坑,挖著挖著突然挖出了一個面目猙獰的陶俑頭部,這下不止挖墓的工匠驚慌失措,和家人更覺得恐怖異常,籠罩在一股不祥的氣氛中,趕忙請來和姓族長實地察看,這位和姓族長經過反覆的思索之後,認為這是不祥的徵兆,不利於和氏子孫,甚至會使和氏滅絕。

這下事情變得麻煩了,據當地傳統習俗,人死後只能選擇一次墓地,一旦選定開挖後,就不能更改,必須將死者葬於這個墓穴,如果改葬他處,這個家族的人必定會連續接著死亡.

這下和氏一族正陷於無可奈何之中,想到解鈴還須繫鈴人,只好再去找原先那位風水先生,找到後嚴加責難,甚至飽以老拳,然而風水先生畢竟是以靈活的腦筋跟三寸不爛之舌討生活,在被指責挨揍的過程中,已經瞭解事件的原因,於是不慌不忙的說:"你們看看這附近葬得都是些什麼人?"

驪山附近原是窮鄉僻壤,早年中國有八成以上是文盲,這兒識字的人更少,誰知道附近葬的都是些什麼人,風水先生一看和家人茫然的表情,就更有把握了,於是便隨手一指某墓信口說: "這墓葬的是漢時五官中郎將趙某的父親,某墓葬的是唐代御史中丞劉某的祖父,某墓葬的是清康熙四年狀元楊某的父親……,這趙家、劉家、楊家子孫憑什麼發達?告訴你們,憑得就是深埋地下的陶俑,而你們居然認為是不祥之兆,真是暴殄天物.並且說自己幾代鑽研風水,一直都認為這是一塊千載難一見的寶地,"你們這些人真是不識貨,令人可惱。"

和家一夥聽風水先生這麼一說,將信將疑而面面相覷,風水先生看這光景,心中就更加篤定了,接著說:"先父在世時曾多次帶我到這兒端祥地脈,一直覺得奇怪,何以葬在這兒的人,他們的後代都一個個的發達了,原因到底在那裏,要好好琢磨,不要輕易讓人家葬到這兒。我是看你們和家世代善良,所以才為你們找了這塊寶地,現在挖出了陶俑,更證實了先父的先見之明,聽我的準沒錯。"

和氏家人這下喜上心頭,覺得先前對風水先生又罵又打的,實在過意不去,彼此商量了好一會,又湊了一筆錢給風水先生,既算是賠罪,也算是後謝。

以上當然只是一則傳說,至於和姓後人在將近一百年來,是否果真發達了,看來只有天知道了。

秦始皇的功過,原就很難作個判斷,如所周知要作歷史人物評論,原非易事,既需考慮到階段性、面向性,又要考慮到對當代及後代的影響性.

秦始皇生當戰國末期,當時天下人民歷經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分裂與戰亂,人民都希望安定與統一,所以「定於一」就成為戰國後期人民最大的願望.

能一統天下的,當然要有堅強的實力,客觀上人民希望統一,主觀上秦國有這個實力,秦始皇生逢主、客觀條件都配合的時代,所以他統一了天下.

只是他好大喜功、殘暴不仁、不恤民命,聯結各國方城以禦北方的胡族,這是為了人民跟國家的安全,還勉強說得過去,然而他興建陵墓,最高時曾動員七十萬人民,幾近無償的工作,此外還興建集六國宮殿之最的阿房宮,據唐代文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對阿房宮的規模跟氣勢,是這樣描述的: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兀,此處可作字解),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角。……

這樣不恤民力、物力,汲汲於營建宮室,除了好大喜功之外,與人民生計何關?不止如此,為了防止讀書人議論國事,更進而焚書坑儒,試想生活在秦始皇統治的時代,人民何其痛苦,從這一個面向,說秦始皇是暴君,誰曰不宜?

但是秦始皇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又是建立統一國家所必有的措施,試想漢人語言複雜,除華北官話區大致可以互通外,江淮以南,全是方言區,彼此溝通全賴文字,如果不能書同文,中國大地必然像歐洲一樣形成十幾個國家,設若孔夫子晚生千年,或許他會說:「微嬴政,吾其分裂成多國矣!」

到底如何評論秦始皇呢?這種歷史大問題,還是留給史學家去論斷吧!

且說秦始皇自十三歲登基後,就開始興建陵墓,一直到他死後兩年,還在修建。而且還沒有全部完工,前後花了三十八年之久,也就是說從西元前247年動土,到西元前208年冬,都一直在修建,興建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現在大略說明如下:

第一階段應該算是初建期,
從西元前247年到西元前230年,這頭尾十八年,動用的人力可能不會太多,因為當時秦國正在擴張實力,預備逐個征服六國,可沒有多餘的人力、物力用於興建陵墓,所以可以推測這一時期的陵墓,規模不會很大。

第二階段可以說是擴建期,
從西元前230年到西元前221年,這前後十年,秦已經陸續消滅了六國,每吞滅一國,就可以將被征服國家的人民投入興建陵墓的行列,也可以掠奪被消滅國家的財貨據為己有,有了充分的物力,自然可以用之於擴大陵墓的修建,據文獻所載,西元前230年,秦王朝設立專責機構,負責擴建陵墓的工作。

第三階段可算是全面開展興建期,
這一期從西元前221年到西元前209年,西元前221年,秦已完成統一天下,號稱始皇帝,擁有全天下人力、財力,於是加緊全面開展陵墓的興建工作,曾經從全國各地徵集七十二萬人來修築秦始皇陵,陜西境內似乎沒有可供建築用的木材,必須從四川砍伐,然後運到驪山,又要在渭水北岸崇山峻嶺之中,開鑿石材,這些工作,在當年所依賴的都是人力,當時工人在砍伐、開鑿、搬運過程中,為了減低痛苦以及整齊工作的步調,在工作中唱出了歌謠,據《太平御覽》引《關中記》記錄了歌辭是這樣子的:

「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唱,萬人相。」

想像中這一幅畫面必定是充滿了血汗跟淚水互相交織,其悲慘的情狀大約跟古埃及人民被法老王強迫去修建金字塔相去不遠(按法老就是玉皇帝的音譯,只是一般書本都寫作法老王)。

第四階段應該說是結束期,
從西元前209年到西元前208年,前後只有兩年,按秦始皇於其三十六年(西元前211年)作最後一次南巡,從咸陽出發,直奔雲夢(今湖北省長江南北沿岸一帶地方,古稱雲夢大澤)祭祀虞舜,然後順長江而下,經丹陽、錢塘(今浙江杭州),渡過浙江,登會稽山祭大禹,立石頌意,北返時北上瑯邪(今山東諸城)、之罘至平原津(今山東德州南),他病倒了,但是仍然向西行,走到沙丘時終於病死了。

隨行的丞相李斯跟中車府令,恐生變亂,因此繼續前進,卻不發喪,一直到西元前210年回到咸陽,才竄改秦始皇的遺詔,立少子胡亥為二世,並命長子扶蘇自殺。

秦始皇既死,當然立刻葬於幾乎已經完工的秦始皇陵,並且積極進行收尾的工程,由於二世胡亥以及趙高的胡作非為,天下立刻亂了起來.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二世元年(西元前209年)四月,驪山工程大致完成,二世將七十幾萬工人的一半抽調到咸陽去興建阿房宮後續工程,仍然留下三十多萬工人,對秦始皇陵作最後收尾工作,時為西元前208年.

這時六國遺民紛紛揭竿起義,由周章所率領的起義軍,已經進逼到今陜西臨潼的戲水之濱,已經相當靠近秦始皇陵了,這下秦二世胡亥緊張了,這個二世既無知又無能,終日惶惶不知所措,這時負責監造秦始皇陵的將作少府(秦時官名,掌管工程建築,跟後代的將作大匠相當)章邯就向二世獻計說:「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大意是驪山還有幾十萬因犯罪發配來修陵墓的工作,請赦免他們的罪,並給他們配置兵器,以抵擋來犯的敵軍).

從這條記載可以判斷到西元前208年,秦始皇陵並沒有完全竣工,不過所留下來的工程,可能也只是零星收尾瑣碎工程而已。

總而言之,秦始皇陵前後一共費時三十八年,就中國歷代帝王陵園來說,雖不是費時最長的一個,但三十八年也不算短了。

秦始皇陵的封土到底有多高?《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隻字未提,後代的史料各家的說法又有很大的出入,本文採用唐代人所著的《兩京道理記》中的記載說:

「(秦始皇)陵高一千二百四十尺。」

按唐代一尺大約跟今天的二十九公分到三十一公分之間,如果以三十公分計算,高度總在四百公尺左右,在咸陽到長安這一片大平原,也就是傳統所說的「秦川八百里」,這四百公尺高的秦始皇陵,儼如一座山丘,再加上經過長達三十八年的修建過程,當初所種下的樹苗,經過二、三十年的歲月,早該密林成蔭了,所以從外觀上實在無法讓人相信這座密林成蔭的山丘下,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葬身之地。

在秦始皇陵封土上種樹,《史記》倒是記下這麼一筆:「樹草木以象山」,意思是說在封土上種草木,讓外觀上看起來就像一座山,真正的用意當然是不讓後人發現,這樣秦始皇就可安安穩穩的在九泉之下,繼續當他的皇帝.

秦始皇生前曾經極力追求長生不老藥,據說曾派徐福率五百童男女,以及大量財寶穀物出海到扶桑尋覓仙草,結果徐福一去不返,後代相傳徐福東渡日本,就在日本住了下來,更妙的是,日本也相傳留下了徐福的墓,當然這些只是民間傳說而已,姑妄聽之吧!

秦始皇求長生不得,只好長眠九泉,當他的地下皇帝了,然而天不從人願,他的陵墓還是在他葬後二千多年給挖掘了出來,只是他長眠的地宮還沒有被開挖而已,看來他這個地下皇帝還可以當上幾年。

秦始皇陵封土上當初所種的樹,應該是柏樹,在墳墓種柏樹也是有來歷的,據董說所撰的《七國考》書中,引《博物志》說:

「秦穆公(西元前650年~西元前621年)時,有人掘地得物,若羊,將獻之,首逢二子,謂曰:『此名為蝎,常在地中,食死人腦,若欲殺之,以柏東南枝插其首,由是墓皆植柏,』墓植柏,自秦始也。」

從而可以推測自秦穆公以來,歷代秦王的陵園栽植的都是柏樹,而且在墳場栽植柏樹的習俗,慢慢成為漢人的一種禮俗。

秦始皇陵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霜雨露乃至乾旱沙塵暴,陵園上的柏樹早已消失殆盡,一九五○年中共建政後,在這個山丘上(當時還不知道這個山丘就是秦始皇陵)改種石榴,所以現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上是一片石榴樹。

關於秦始皇陵有一個在工程上值得推敲的問題,前面《史記》曾指出秦陵的地宮是「穿三泉,下銅而治(或作致)槨」,這裏所謂「穿三泉」,是說穿過三層地下水,接著說「下銅而治槨」,這個「銅」字,據《史記集解》徐廣的解釋作「錮」字解,而「錮」音固,意思是鑄銅鐵以塞隙。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向下鑿深穿過三層地下水,為了防止地下水的滲透,冶鑄銅鐵,加以堵塞,以維持地宮的乾燥。

另據《舊漢儀》更進一步加以說明:「錮水泉絕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這就是說除了冶鑄銅鐵以防堵地下水外,還塞了文石,文石叫霰石,其化學成分為碳酸鈣,類似石灰具有吸水及乾燥的作用,在塞滿文石的上面,再刷上油漆塗上紅丹,經過這麼幾道手續,就可以保持地宮的乾燥了.

這種土木營造的技術,在今天看來像是稀鬆平常,但是在兩千多年前,以這種方式施工,很可能是極先進的技術。

目前放置秦始皇棺槨的地宮,雖然已確定了位置,但是還沒有開挖,地宮的形狀究竟如何?還無法確定,不過據已經發掘秦景公、曾侯乙及馬王堆等大型的墓葬看,幾乎都是呈階梯狀的斗室墓穴.

如果依此推測,秦始皇的地宮很可能也是階梯狀的斗室地宮,但是嬴政好大喜功,不願墨守成規,從他採三皇五帝之名,自稱皇帝,可以窺測他未必依照傳統習俗(格局),興建他的地宮,再加上史料上說地宮四周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他的地宮很可能別具一格,當然這些都是推測而已,必須等到地宮發掘後,真相才能大白。

一定有人會問既然秦始皇地宮的正確位置已經探勘確定,何以還不開掘?只是一旦開挖,一切謎團豈不迎刃而解,然而地宮之不開挖,一定有其道理。

依據歷來文獻記載,秦始皇陵簡直就是一座地下宮殿,地宮不僅有類似的宮殿台觀,還有文武百官的形象(很可能也是陶俑),這可是研究戰國或秦時官員服飾的最好材料;在地宮的天花板則畫的有天文星宿圖像,這對於瞭解中國古代天文學發展,有絕大的幫助;當然還有數不清的珍寶文物。

地宮的地面則是模擬自然地理概況,而且以水銀模擬江河大海,透過奇特的工程設計,這些江河都能川流不息。

據《史記》所載,為了防止後人盜墓,「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這些一旦挖掘出來,必然會讓全世界再度轟動,不讓埃及金字塔專美。

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時,不僅令無子女的宮女殉葬,而且為防止洩漏地宮建築機密,不讓修地宮的工匠出來,就封閉了墓門,這種作法又是何其殘酷。

以上種種傳說真邪?假邪?只有等待地宮開挖,自然真相就會大白,但是地宮何以遲遲不開掘呢?

根據瞭解秦始皇地宮結構複雜,許多技術問題始終沒搞清楚,基本上秦始皇陵可以分為地面上巨大的封土,目前封土的高度還有五十多公尺,而且面積廣大,底部南北長350公尺,東西寬345公尺;封土下面的地宮,據探測得知南北長515公尺,東西寬485公尺,總面積廣達二十四萬九千七百五十五公尺,如果要開挖,至少要蓋一座長寬各六百公尺的頂柵,以防風吹日晒,而且這個頂柵中間還不能有柱子,這項土木建築技術,目前似乎還有些困難,況且一旦開挖,如何防止深埋地下二千多年的文物,接觸空氣後的質變,這就需要高度技術.

更何況據文獻所載,地宮裏有水銀構成的江河大海,俗語說水銀洩地,無孔不入,這項維護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在這些高難度的技術還無法克服前,地宮的開掘似乎還需要假以時日,此外,即使所有困難都能克服,所需要的經費必然極為龐大,這個技術以外的問題,也不能不加以考慮,所以秦始皇陵地宮的開挖,還需要等待。
(圖)秦始皇像
(圖*2)
(圖)秦始皇陵的地下兵團──兵馬俑
(圖)《阿房宮圖》,元代夏永繪。

**備註: 本篇文篇所附圖片為站長獨孤氏在網路上搜尋, 與劉教授原書附圖不同, 亦非劉教授示意. 如有違反版權, 煩請連絡站長獨孤氏, 以便馬上取下文內附圖,  謝謝.


《延伸閱讀》
[晚清勇將數僧王][固若金湯統萬城][西蒙梟雄噶爾丹]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