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Crosscol

國史軼聞 - 長城萬里史話多

Views since 2020-01-25

站長獨孤氏簡報-本系列將就劉教授所著之"國史軼聞-旮旯裏的國史"不按順序的做單篇分享,今天分享的第一篇即為該書中之(十一)長城萬里史話多。

《延伸閱讀》上一篇:   隋唐盛世胡風熾

說到長城,立刻會聯想到萬里長城,自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登陸月球之後,整個世界就流傳著:在太空上唯一能以肉眼看到地球的人工建築,只有中國的萬里長城,不管這個傳說的真實性有多高,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驕傲,就這樣中國人沉醉在這個驕傲裏,大約有半個世紀之久,直到中國大陸太空人楊利偉在太空船環繞地球軌道十幾圈、返回地球後,以往令中國人驕傲的美麗傳說被戳破了,因為他說在太空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地球上的萬里長城,也從此人們才以認真的、理性的態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圖)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平均寬度不到十公尺,呈不規則的東西走向,更重要的是萬里長城是建築在山環繞之中,而在太空中對不規則的事物,很難觀察的清楚,再加上蜿蜒曲折的長城,經常會被周遭的峯巒所遮蔽,一般而言,在二十公里的高度,只靠肉眼,就很難分辨長城跟四周的峯巒,如果到了六十公里的高度,萬里長城就完全從人類肉眼中消失了。

一般太空船或太空梭的高度都在四百公里左右,以這個高度如果說以肉眼還看得到萬里長城,等於說在二千六百八十八公尺外,可以看到一根頭髮一樣,所以半世紀以來的美麗傳說破滅了,不過縱然如此,絕不影響萬里長城是地球上最偉大的人工建築的事實,更何況發現真相,要比陶醉在虛無的假象裏要美麗的多了,不是嗎?

歐洲空間局曾經公布了一張從太空拍攝中國燕山地區的衛星照片,其中有一條黑色的帶狀長條,說就是萬里長城,但是經過中國大陸科學家戴昌達的研究後,認為那條黑色帶狀長條,只是燕山地區的一條山溝(見2004年12月9日聯合報A13版),這麼一來更加確定了在太空中不可能以肉眼看到萬里長城。


(圖)太空看長城?是山溝啦

無論古今中外,在習慣上總是認為萬里長城是秦始皇所修建完成的,而且今天所看到的萬里長城,就是二千多年前的秦長城,這項習慣上的認定,又是一項「不美麗」的錯誤.

我們且細加分析:中國人築城的歷史,絕不始於秦,可以上推到春秋時代,據《管子‧輕重丁》載有:「管子曰:『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

按「管子」既是人名,又是書名,作為人名,是指管仲(西元前?~前645年),他是春秋時齊國潁上(今安徽慎縣)人,名夷吾,字仲,曾經輔佐齊桓公完成霸業,並且北抗夷狄,保住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所以孔子很稱讚他,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如果不是或沒有管仲抵禦夷狄的話,我們恐怕早被夷狄侵略而被胡化了)

可見在春秋時,齊魯之間已經有了區隔你我的長城了,長城不是秦始皇所首創,這一點應該是絕無疑問的,此外《水經注‧汶水》也曾記載:「晉烈公十二年(此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西元前404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翟員,伐齊,入長城。」按秦始皇在他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才命蒙恬修築長城,可見韓景子、趙烈子等人攻入齊長城,在時間上比秦修長城,要早了一百八十年。

長城不始於秦,應該鐵證如山了,如果不信,何妨再看看:

據《史記‧匈奴傳》載有戰國時許多國家都築有長城,《史記》是這麼記載的:

「趙既與韓、魏共滅智伯,分晉地而有之(這就是韓、趙、魏三家分晉),則趙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與戎界邊;……築城郭以自守。」

「秦昭王時(西元前446~前385年),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

「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

「其後燕有賢將秦開,……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從引這些史料,可以看出戰國時韓、魏、趙、燕、秦、齊各國都築有長城,甚至不屬華夏的楚國,也築有長城,據《漢書‧地理志》<南陽郡‧葉縣>注裏載有:「有長城,號曰方城。」可見戰國七雄幾乎每國都築有長城。

長城不是秦所獨有,更不是秦國所首創,應該是不辯而自明了。

(圖)最古長城

當然以上所提兩點(在太空上肉眼看不到長城、長城不是秦始皇所首建),可能會使許多人悵然若失,不過如更進一步探討,可能對既往的認知,會有更大的落差.

據《史記》記載:「……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上郡是秦時代所置,地當今陜省西北部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左翼一帶地方),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當時把這個「胡」字解釋為匈奴,所以在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命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

收河南地,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按秦始皇死於其三十七年(西元前210年),前後不過五年,試想以二千多年前的土木工程技術跟機具,怎麼可能在五年之內,完成五千多公里的萬里長城?

所以秦始皇命蒙恬所築的長城,只不過將戰國時各國所築的長城聯接起來,東西綿延長達萬餘里(是指華里,每里約等於半公里),所以叫做萬里長城。

其實當年方士盧生所奏的「亡秦者胡」,另有解釋,是指秦始皇的次子胡亥而言,只是胡亥是由權宦趙高在輔佐,所以硬將「亡秦者胡」的胡,是指匈奴,當然這是一段不可解的歷史公案,只好各說各話了,不過如果從結果來看,首次統一天下採行中央集權的大秦帝國,倒確實是亡在二世胡亥的手裏。

自秦聯接戰國時各國長城為萬里長城後,倒確實讓北方游牧的匈奴民族,無法再像以前那樣輕鬆容易的「南下牧馬」(註1)了,秦帝國自統一天下到滅亡,總共只有十六年,劉邦的漢建立後,曾經於漢高祖七年(西元前200年),親自率兵三十二萬想北伐匈奴,結果反被匈奴困在白登(註2),匈奴冒頓(註3)單于(註4)以四十萬精兵,把劉邦團團圍住,最後劉邦迫不得已,只好採用陳平的「奇計」,冒頓單于才解開包圍圈的一角,讓劉邦狼狽南逃.

(註1) 所謂南下牧馬,其實就是南下掠奪
(註2) 白登:   其地在今山西省大同縣東北的白登山
(註3)   
冒頓:   讀作墨毒
(註4)   
單于: 是匈奴元首的名稱。單于這個稱謂,一直被北方草原各游牧民族所援用了好幾百年,一直到北魏時柔然創設了可汗稱號後,單于的稱謂才消失了

從此從劉邦,歷呂后、文、景二帝,絕口不提伐匈奴之事,既不主動出擊,就只好一方面修築長城,以阻止匈奴的南下掠奪,另一方面以漢家女子賜以公主的名號,嫁給匈奴的單于,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和親」之策,就這樣漢、匈間維持了六、七十年的和平,所謂和平,只是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小衝突幾乎無年無之。

到漢武帝劉徹即位後(西元前140~前87年),認為以「和親」換取和平,是一種恥辱,再加上漢朝經過呂后、文景兩帝好幾十年的和平,累積了不少財富,而劉徹又是充滿了雄心壯志的皇帝,所以決定整軍經武北伐匈奴,終漢武帝一生,幾乎都在討伐匈奴,造就了像李廣、衛青、霍去病這類的英雄人物,也塑造了張騫、蘇武這類的探險家,同樣的也造就了司馬遷、李陵這類悲劇人物。

漢武帝既然要伐匈奴,當然就要防止匈奴的反擊,修築萬里長城就成必要的措施,總括漢武帝討伐匈奴勝多敗少,於是跨出了秦時的長城,擴大了漢人的生存空間,為了保障這些新獲得土地的安全,最妥當的作法就是修築長城.

所以漢長城要比秦長城,向北推展了好幾百公里,在秦時,萬里長城確實具有秦帝國北方國界線的涵義,就像秦帝國的圍牆,只是像徵著漢家的隔間罷了,筆者曾經在1980年寫了一篇<談長城 - 是隔間而非圍牆>的文章(文載《中國邊政》季刊第69期,1980年3月出刊),到現在筆者還是這麼認定。

漢以後的各朝各代,都或多或少的在修建長城,但是規模都沒有漢長城大,也沒有漢長城那麼靠向北方,縱然西晉末年,北方諸胡族紛紛建立魏晉式的政權,諸胡列國儘管他們本身就是胡族,可是建立政權之後,往往就以中原人士自居,而把那些尚未建立政權的各胡族視同夷狄,也以築長城的方式來防堵,北魏時(註),也在北方建立軍鎮而築長城。

(註)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氏所建,是國史中正統王之一,而《魏書》也列為正式

到了大唐盛世,威服大漠南北、天山兩路,萬里長城早已不具國防的意義,原有的萬里長城年久失修漸漸傾倒廢圮了,之後五代十國雖被趙宋的滅,但契丹的遼雄峙於北、黨項的西夏強盛於西,趙宋只好再度在國境北方築城自守,南宋時偏安江左,跟萬里長城搭不上邊。

後來蒙古族的元統一了全中國,武功之盛超越漢唐,不但用不到萬里長城,反嫌它礙事呢!明朝興起後,蒙元雖然退出大都(註),仍然在大漠南北命王稱帝,明成祖雖然也曾多次御駕親征,也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註) 大都:   今北京

後來蒙古雖然分裂為韃靼跟瓦剌兩部分,前者在東,後者在西,都對明朝構成莫大的威脅,明朝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修築萬里長城以禦胡,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萬里長城,其實是明長城,這個事實雖然跟既有的認知有所落差,但畢竟是史實,我們應該接受它。

萬里長城經過二千多年的演變,最後的形貌確定於明代,這一條蜿蜒於北中國的萬里長城,曾經有人統計過,如果把歷朝歷代修築萬里長城的磚石土方,拿來修築一條高五公尺、厚一公尺的大牆,這座大牆可以環繞地球十幾圈;如果拿那些磚石土方鋪設一條寬五公尺、厚三十公分的道路,那麼這條路可以環繞地球三、四十圈,其偉大可想而知.

前面說過漢代萬里長城較諸秦長城在規模上更為宏大,漢長城在秦長城基礎上向西擴充到現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羅布泊地區,全長幾近一萬公里,這麼一條龐然的巨龍,聳立在中國的北方,在時間上長達二千多年,早就融為北中國地形地貌的一部分了;而歷史上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就發生在萬里長城沿線,長城事實上已經跟中國歷史融為一體了;又有多少沁人心肺、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以萬里長城為背景,傳讀千古至今不輟,萬里長城當然成為中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曾經有這麼個傳說:遠古之時,曾經有一條巨龍從九天之外,冉冉飛向地面,落在山勢蜿蜒的崇山峻嶺間,於是便化作綿延不絕的萬里長城了,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作不得真,但是從這個傳說中,應該可以瞭解萬里長城已經融入中國人心靈深處了。

不止如此,萬里長城還是南方農業文化的北極,同時也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南極,中國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就是個多民族所構成的國家,多民族自然就會有多元文化,所以無論農業文化或是游牧文化,都是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成分。

(圖)

萬里長城歷經二千多年的風雪雨露侵襲,縱然以明長城而論,也有了四、五百年的歷史,有許多部分依然挺拔而聳立如昔,早在幾百年前,萬里長城就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而現在又被列為「世界遺產」,因而成為當代中國人的驕傲,不過我們如果想想當年那些被征調去修築萬里長城的人的悲慘情狀,多少人因此而妻離子散?

又有多少春閨少婦所朝思夢想的良人,卻早已曝屍於長城邊,想想這些,或許對今天所感到的驕傲,會謙卑些,對政治人物的「豪情壯志」,會有更多一層的思考。

萬里長城也有一部分或許由於年久失修,或許由沙漠有向外擴張的天性,逐漸被埋入滾滾黃沙之中,而今只留下些許烽火台的遺跡,供後人憑吊,看到這些遺跡的人,相信不會興起思古之幽情,興起的只會遺歎當年修城人的辛酸跟歲月的無情,如果還有,那應該是對沙漠的擴張感到震驚,自然就會覺得我們人在大自然演化中,是何其渺小,妄想克復自然、創造歷史,又是何其可笑。

(圖)挺拔的長城

埋於滾滾黃沙中的長城烽火台

說到跟萬里長城有關的、既哀艷又淒美的故事,當然要首推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傳說了,不錯只是個傳說,而且是個錯誤的傳說,如果要作深入而嚴謹的考證,可能得寫一本專書才容納得下,顯然不是這篇短文所能完成的任務,本文只能就其來龍去脈,作一個簡單的敘述,讓讀者對這個傳說有另一種認識。

一般對孟姜女故事大致是說:秦始皇時為了要修築萬里長城,在全國各地徵集民伕,其中有一個叫萬杞良的,也被徵集去了,萬杞良的妻子叫孟姜女,她想到北方天寒地凍,擔心丈夫挨凍,所以縫製了寒衣,不辭千辛萬苦、越過千山、渡過萬水,為丈夫送寒衣,沒想到的是她到萬里長城時,不見丈夫的踪影,於是放聲痛哭,沒想到這一哭驚天地而泣鬼神,長城居然崩塌了一角,露出了許多白骨,孟姜女無法辨別那一副屍骨才是萬杞良的,只好刺破自己的指頭,讓血滴到這些屍骨上,相傳只有有過合體的夫妻的屍骨,才會吸入對方的血液,這樣總算辨認了萬杞良的骨骸,孟姜女把丈夫的屍骨埋葬好後,自己投水而死。

這個傳說傳達了妻子對丈夫的忠貞以及夫死妻殉的觀念,真的令人鼻酸。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圖)杞良妻哭倒萬里長城

傳說中的萬杞良,應該是春秋時齊莊公五年(西元前549年、周靈王二十三年)時,齊國的杞良(註1)在齊國為將,當年齊國攻打莒國(註2),杞良作為先鋒打死了,齊國的君王回來的時候在郊外,遇到等候丈夫歸來的杞良妻子,齊君就準備向杞良妻弔唁,依據當時的禮俗,弔唁必須在室內,不可以在郊外,所以杞良妻拒絕了齊君的弔唁,齊君面對如此堅守節操的杞良妻,只好改在室內向她弔唁,這段事情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有詳細的記載。

(註1)杞良:   本名為杞殖,良是字或訛為杞梁
(註2) 莒國: 齊、莒兩國都在今天山東省境內,當時所謂的國只是一塊地域而已,跟今天所界定的國,根本不一樣,絕對不可以混為一談

這時距離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的西元前214年,還差了三百三十多年,所以可以肯定杞良妻跟萬里長城沒有半點牽扯。

過了二百多年到了戰國時,《禮記‧檀弓》裏,又提到齊國攻打莒國,杞良戰死,杞良妻拒絕在郊外接受弔唁這件事,只是在記載時加上了杞良妻「哭之哀」這三個字,這可能是戰國時流行哭調,認為哭是一種真情的表露,例如楚國的伍子胥在秦國宮廷嚎啕大哭,終於感動了秦王,同意派兵攻打楚國.

對死者的慟哭乃至失聲,更是用以表達對死者的思念與不捨,這種習俗始終沒有在中國漢人社會絕跡,直到今閩南以及台灣,喪家自己哭,還覺得不夠,另外特別花錢請人來「助哭」,像「五子哭墓」之類,可見《禮記‧檀弓》只是把當時社會習俗,想當然耳的加到《左傳》所記載的文字裏去了,這只能說是「量變」,只是越往後變化越大,且看以下的分析:

戰國晚期,《孟子》這部書提到一個叫淳于髡(髡音昆,其意為剃髮或修剪樹木)的人,他說杞良的妻子善於哭(源於《禮記‧檀弓》的「哭之哀」),而改變了齊國的風俗(見《孟子‧告子》下),到了西漢文、景時(西元前179~前141年),韓嬰著《韓詩外傳》,又把淳于髡的話解說成「杞良之妻悲哭,而人稱。」這裏咏,就是吟唱,換言之杞良妻的「哭之哀」到西漢初年時,杞良妻已經發展成流行於戰國時「哭調」的創始人了,已經慢慢開始了「質變」,我們且看《古詩十九首》第五首也提這件事,這首古詩是這樣子的: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價。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鳴鶴,奮翅起高飛。」

這下杞良(在古詩中已經訛為杞梁)妻的「哭之哀」,已經成為音樂了,而且還怕沒人聽得懂(但傷知音稀),距離原來的事實已經越來越遠了,但是還沒有跟「城」或「城牆」有所關聯,到了西漢後期劉向(西元前77?~前6年)在他所著的《說苑》裏,開始把杞良妻的哭,跟城崩綁在一起了,《說苑》<立節篇>裏說:

「杞梁、華舟……鬥進,殺二十七人而死。其妻聞之而哭,城為阤(音陀,意為小規模的崩塌),而隅(音魚,角落,這裏指城角)。

同書<善說篇>也有類似說法:

「昔華舟、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阤。」

《說苑》雖然把杞良妻的哭,誇張到「城為之阤,隅為之崩」,即使這個「質變」為真,由於杞良妻的慟哭而崩塌的城隅,總在齊、莒兩地,都不會離開今山東省境,基本上跟萬里長城沾不上邊。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個故事傳播的越遠、越久,變化越大,《說苑》的作者劉向是西漢後期的人,這時杞良妻因為哭夫而城之為崩,已經成為普遍化的傳說了。

到了東漢後期,有一位文人蔡邕(參看本書<文姬歸漢淒又美>一文)曾假借芑梁妻(芑同杞)的口吻寫了一篇<芑梁妻嘆>,加油添醋一番之後,「質變」的更厲害了,<芑梁妻嘆>全文如下:

「<芑梁妻嘆>者,齊邑芑梁殖之妻所作也。莊公襲莒,殖戰而死,妻嘆曰:『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外無所依,內無所倚,將何以立!吾節豈能更二哉,亦死而已矣!』

于是乃援琴而鼓之曰:

樂莫樂兮新相知!

悲莫悲兮生離別!

哀感皇天城為墮!」

後東漢末年到唐朝末,大致上對杞良妻哭倒城牆的傳說,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到了唐朝末年唐昭宗李曄天復年間(西元901~904年),杞良妻的傳說有了戲劇性的演化,當時有一位叫做貫休(註)的出家人,他曾就以往有關杞良妻的傳說,吟了一首詩,詩名就題為<杞梁妻>,請看: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

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

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

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註)貫休: 俗姓姜,蘭谿人,七歲出家,每天讀一千字,據說能過目不忘,既會吟詩,兼工書畫

以上貫休這首詩,引自北京中華書局本《全唐詩》第二十三冊,頁9304(該書1960年首版,2003年7月7刷),貫休的詩把杞良妻所哭倒的城牆,直接跟萬里長城掛上了,不只如此,還說秦始皇築長城時把人一起給埋在裏面了(詩中的「築人築土一萬里」),而且把春秋時齊國的杞良,放到三百多年後的秦始皇時代,這一次的「質變」相當的大,越來越接近後代的傳說了,不過儘管如此,傳說中女主角杞良妻(已經訛為杞梁妻了)的名字還是沒有出現。

一直到北宋時(西元960~1125年),有一個邵武地方人士假託孫奭(註)之名,作了一部《孟子疏》,這部《孟子疏》常把許多作者自己的看法、或者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說法,挾帶到正史裏去,比方說他注疏《孟子‧離婁篇》<西子蒙不潔>章,他就說:「案《史記》云:『西施每入市,人願見者先輸金錢一文。』」這段所謂「史記云」,便是他所杜撰,並且硬塞到《史記》裏去,可見這個邵武士人的膽子有多大,他對杞梁妻的傳說也大膽的提出「新見」,他說:

「或云,莊公襲公襲莒,逐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為之崩。」

(註)奭音釋,盛大之意

由於這位邵武士人的膽大杜撰,杞梁妻才有了「孟姜」這個名字,杞梁妻終於有了名字,既然是杞梁的妻子,當然是女人,所以習慣上又稱之為「孟姜女」,這種情形正如同武媚(就是武則天)之稱武媚娘、林默(就是媽祖)之稱林默娘一樣,所以孟姜就成了孟姜女了。

不過我們如果再仔細作深一步觀察,或許當初那位邵武士人並沒有刻意要給杞梁妻取名,只是依照春秋戰國時稱呼的習俗,而稱之為孟姜,按春秋戰國時代稱女人的習慣是把姓氏放在排行(生下時順序)後面,比方說「季姬」,姬是姓,季是排行老四,以現在的習慣可以稱為「姬四小姐」,那麼「孟姜」,就是「姜家大小姐」(註)

(註)「孟」指一家的長子或長女,也指每季中的第一個月,如孟春就正月

杞良妻是齊國人,而齊是姜姓的封地,所以稱齊女為姜,基本上沒錯,而且在《詩經》(註1)中的<鄘(註2)風.桑中篇>就有:

「爰采唐矣,沬之鄉矣。

云誰之思?美孟姜矣。

…… ……」

(註1)按《詩》原不稱,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才稱之為經
(註2)
鄘: 音庸,周時封國名,其地約在今河南汲縣一帶

此外《詩經.鄭風.有女同車篇》也二度出現「孟姜」這個稱謂: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舜為樹名,又名木槿,類如李樹,其花極美)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意為實在又體面)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

將翔將翱,佩玉將將。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大夏出版《詩經今釋》1992年,頁124)

可見在春秋時「孟姜」可以泛指齊地的女子,那麼那位邵武士人把杞良妻稱之為孟姜,似乎並沒有刻意為她取名的意思,只是後人不察,認定孟姜就是杞梁妻的名,然後又自作聰明、想當然耳的加上個「女」字,從此「孟姜女」就正式成為杞梁妻的姓名了。

原來《左傳》上一則推崇齊國先鋒杞殖(註1)在襲莒國時戰死,他的妻子郊迎時,齊王想就便在郊外向她弔唁,她以不合於禮拒絕了,推崇她謹守禮法,這麼簡單的一件事,經過一千年(註2)文人的穿鑿附會,到北宋時已經演變成「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長篇故事了,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杞梁如何變成萬杞梁,而孟姜女又如何嫁給萬杞梁?何以明朝中葉要普遍興建整修孟姜女廟呢?且細看下文。

(註1)杞殖: 字良,後訛為梁
(註2)自春秋至北宋, 約莫一千年


前面說過原來的傳說經過「質變」後,使杞良妻謹守禮法,拒絕郊唁,先是變為哭之哀、再變為哭過後牆為之塌、隅為之崩,然更變為跟萬里長城掛上了,而杞良(梁)也從春秋時代的人,變成秦始皇時代,接著杞梁妻被稱為孟姜,更進而成為孟姜女;緊接著說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不但夯(註1)土為城,而且也把人埋入其中(註2),但是要埋進成千上萬的人,不免過於殘忍,而且也缺乏史料上的證據,文人聰明,覺得找個姓「萬」的人來代替不就成了,就在這樣的思考下,杞梁就被冠萬姓了,萬杞梁、孟姜女這對苦命鴛鴦,就成為傳說中的男女主角了。

(註1)夯音罕
(註2)前引詩中「築人築土一萬里」

至於孟姜女如何嫁給萬杞梁?雖然也有好多種版本,但是大致上都是說:秦始皇要修築萬里長城,而且要找一個姓萬的人,所以萬杞良就東躲西藏,說來真巧(無巧就不成書了),剛好躲到孟家花園外的樹上,這時正好孟家大小姐(正是孟姜的本意)帶著丫環們在花園裏以團扇追逐蝴蝶,玩著玩著,團扇掉到池子裏去了,我們的孟姜女捲起袖子、露出如蓮藕般、像凝脂似的手臂,伸到池子裏去撈掉落的團扇,這一幕讓萬杞梁因驚艷而發出聲音(或說掉落樹下,跌到花園),這下讓孟姜女羞愧無比,既然「清白」的手臂暴露在陌生男人萬杞梁面前,除了嫁給他外,便只有死路一條(這多像宋、明理學家的調調),就這麼簡單的孟姜女、萬杞梁結成夫妻了。

後來萬杞良還是不免被抓去修築萬里長城,而且埋身於長城之中,孟姜女千里尋夫不見夫,在長城下放聲痛哭,感動了天神地祇,使長城崩塌了一角,露出了萬杞良的屍骨,孟姜女埋妥丈夫屍首之後,也就跳水而死了,孟姜女的故事是經過一千多年慢慢累積編造出來的,大約到了北宋中期已經定了型,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習知的「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

北宋從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上了皇帝寶座,到徽(趙佶)、欽(趙桓),前後雖然也延續了一百六十二年(西元960~1125年),但是基本上是個武力不振的弱勢朝代,到南宋更是等而下之,南宋末年女真的金及蒙古更是對南宋構成莫大的威脅,北方防務吃緊,為了鼓舞國民築城禦敵,子虛烏有純屬傳說的孟姜女故事,派上了用場,孟姜女對丈夫的忠貞,以致以死相殉,很值得推崇,可能在完成孟姜女的傳說後,民間為紀念她,而修建了「貞女祠」,讓子虛烏有的孟姜女成為「貞女神」,而加以頂禮膜拜,據《臨榆縣志》所載相傳東北關外十三里望夫石巔的貞女祀所供奉的就是孟姜女,而且南宋末期的文天祥還為這座孟姜女廟寫了一副對聯,是這樣子的:

「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

看來孟姜女故事像真的一樣,連大名鼎鼎的文天祥都為她的廟寫了對聯,有名人的背書,看來是假不了了,其實名人的背書未必可靠,我們且作進一步的分析:按臨榆這個地方,在漢朝屬陽樂、海陽兩縣,隋時改為盧龍縣,契丹遼時改為遷民縣(遷渤海之民於此),金時廢縣為鎮,明時設為山海衛,清乾隆時才改為臨榆縣,1954年中共廢縣將之併河北省秦皇島市寧縣。

在兩宋時這個地方都不是宋的領土,何況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時人,他的足跡根本沒有超過黃河流域,試問當時在女真金統治下的遷民鎮,怎麼可能請文天祥為孟姜女廟題寫對聯呢?看來那副對仗工整、含意深遠的對聯,很可能也是冒文天祥之名的西貝貨(西貝為賈。賈、假同音,所以西貝就是假)。

到了明代,由於始終力跨出長城,韃靼雄峙於東、北,瓦剌虎視於西,明朝對之都無可奈何,於是只好大事修築長城以禦「胡」,明朝有所謂九邊,也就是九個要塞將長城聯成一氣,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萬里長城,修築規模如此宏偉的萬里長城,在明代還沒有現代化的機械可供使用,所憑藉的只有人力,所以需要大量的民伕,推崇孟姜女,對鼓舞人民參與修建萬里長城,具有正面的作用,等於告訴參與修建萬里長城的民伕說,放心的為國家去修築北方的邊防工事吧!你的妻子會像孟姜女一樣,堅定不移守身如玉,等著你回來,這應該是明代中葉以後興起修建孟姜女廟的原因吧!

孟姜女原是一個虛擬的人物,當作一個愛情故事看,原是極其淒美的,一旦把她跟萬里長城掛上了,就多了個反暴政的訴求,這還不打緊,到了宋、明之後,居然把孟姜女神格化,政治人物藉機操縱,使孟姜女故事變了質,這應該是大家始料所未及的。

古往今來描寫萬里長城有關的文學作品,相當的多,北京中華書局版《樂府詩集》就列十幾首有關萬里長城的詩,題為<飲馬長城窟行>(1979年初版,2003年6版,頁555~562),相傳東漢末年蔡邕曾作了<飲馬長城窟>,以前高中國文教科書也加以選入,全詩如下: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古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遣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如何。

上言加餐飲,下言長相憶。




三國時陳琳也以同題作了一首: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胃。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死,何能怫鬱築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住。

結髮行事君,慊慊心意關(慊音切,滿足之意。關或作間)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陳琳這首<飲馬長城窟>,說明修築長城的苦楚,甚至不願生男寧生女,一個修長城的民伕,寧願妻子改嫁,也不要她幾乎沒有希望的等待,讀來不無一字一淚令人鼻酸心碎的感慨。


稍晚王建也作了一首<飲馬長城窟>:

長城窟,長城窟邊多馬骨。

古來此地無井泉,賴得秦家築城卒,

征人飲馬愁不回,長城變作望鄉堆。

啼跡未乾人去近,續後馬來泥汙盡。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見陰山在前陣。

馬蹄足脫裝馬頭,健兒戰死誰封侯?

唐代詩人王翰(字子羽,晉陽人)也有一首<飲馬長城窟行>,這首詩也作<古長城吟>,全詩頗長,其中間十四句跟萬里長城關係密切,且抄錄如下:

歸來飲馬長城窟,長城道旁多白骨。

問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築城卒。

黃昏塞北無人煙,鬼哭啾啾聲沸天。

無罪見誅功不賞,孤魂流落此城邊。

當昔秦王按劍起,諸侯膝行不敢視。

富國強兵二十年,築怨興徭九千里。

秦王築城何太急,天實亡秦非北胡。

在詩人王翰之後,有一個出家人叫子蘭的,也有一首<飲馬長城窟>,描述築城人的艱辛與痛苦,甚至最後還葬身長城邊,全文如下:

游客長城下,飲馬長城窟。

馬嘶聞水腥,為浸征人骨。

豈不是流泉,終不成潺湲。

洗盡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還魂。

空流嗚咽聲,聲中疑是言。

這些跟萬里長城直接有關的詩,如果能仔細讀它兩三遍,相信必然會令人迴腸蕩氣,設若我們是活在修築長城的時代,那麼以上這幾首<飲馬長城窟>,可以說是寫盡了當時人的心聲。

萬里長城,在文人筆下稱之為「塞」,唐朝詩人以塞、塞上、塞下為名的詩,所以說是不計其數,在《全唐詩》信手翻來,總有上百首之多,跟「塞」有關的詩,就更不計其數了,本文當然不可能全部予以引錄,這裏且引幾首以饗讀者。

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祇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駿馬似風,鳴鞭出渭橋。灣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雲砂遶夢思。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橫行負勇氣,一戰淨妖氛。

塞上曲  于鵠(唐代宗、德宗時人)

行人朝走馬,直走薊城傍。薊城通漢北,萬里別吳鄉。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戰場。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

嫋嫋漢宮柳,青青胡地霜。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塞上春懷  武元衡(河南緱氏人,德宗時進士)

東風河外五城春,南客征袍滿淚痕。

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雲樹重傷魂。

塞下曲  張籍(唐德宗貞元時進士)

邊州八月修城堡,候騎先燒磧中草。

胡風吹沙度隴飛,隴頭林木無北枝。

將軍閱兵青塞下,鳴鼓逢逢促獵圍。

天寒山路石斷裂,白日不銷帳上雪。

烏孫國亂多降胡,詔使名王持漢節。

年年征戰不得閒,邊人殺盡唯空山。

有關邊塞詩可以說是引不勝引,就此打住。

萬里長城就築城的時代看,可以說是當中國人心中的痛,不修築長城,則北方胡族「南下牧馬」,可說是防不勝防,修築萬里長城則是一項極大的工程,古往今來為修築萬里長城而葬身邊地的人數,可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時至今日,萬里長城已經不具國防的意義,它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面向世界,它已經被列為世界級的人文景觀,登錄於《世界遺產名錄》之中,成為中國人的驕傲,當中國人享受這一分由歷代先民以無比的智慧,設計出跟山萬壑合為一體、使萬里長城融入北中國地形地貌之中,可以說是匠心獨具巧奪天工,我們應該心存謙虛禮敬;同時也要想到歷代先民為修築萬里長城犧牲了難以計數的生命,難道我們不該對先民的犧牲存有一份悲憫憐惜之心嗎?

對於現存的萬里長城,對於還完好的部分,當然要刻意加以維護,讓中國先民所留下來的智慧跟血肉的結晶,可以永久保存下來,也讓我們後代子子孫孫,也能在世人面前享有這份驕傲,至於那些因戰亂而損毀,或者經不起千年、百年風霜雨雪的侵襲而圮倒塌的部分,也應該以原貌加以保存,以見證既往的歷史、以及時間的無情,使我們以及後人對歷史多一分認識。

(圖)為了經濟發展,以現代化機具摧毀了古長城

然而時至今日,人們追求物質享受日甚一日,因此經濟發展就成為人們追逐的目標,經濟發展有時不免會衝擊對自然景觀的維護,萬里長城某地段落就面臨歷史古蹟維護跟現代化的矛盾,歷史古蹟的維護是屬於上層文化,一時之間見不到「好處」,而「現代化」卻是立竿見影,對改善物質生活有明顯的「助益」,萬里長城面對這種情勢,某些邊遠地區古長城遺址,就遭到人為摧毀,據「新華社」報導山西省平原市境內有一處古長城烽火台,為了要蓋一座年產一百噸氧化鋁工廠,從2004年11月開始以現代化機具要推平這座歷經幾百年、甚至一、二千年的古長城烽台,結果被幾名當地村民發現,緊急向山西省文物局「彙報」,由文物局官員出面加以阻止,不料蓋工廠的卻趁晚上偷偷施工,一夜之間,千百年的烽火台,變成了一堆黃土(見2005年1月8日蘋果日報<中國新聞>版,圖如上),這則新聞讀來令人心痛。

中國有句類似順口溜的話,說「不上長城非好漢」,希望能加一句:「不維護長城,不配作中國人。」

(圖)古今長城位置略圖

萬里長城不只是中國歷代先民用血肉築成是文化瑰寶,也是全世界人類極重要的文化遺產,萬里長城不僅僅是一座令人驚歎的具體建築,更融入中國人的思想文化之中,作為一種防衛的表徵。

有時更作為一種警示性的教材,相傳古時甲乙兩家比鄰而居,為了爭執一堵圍牆,官司從府州打到京城,於是有人作了一首詩諷勸他們並訓誡後人莫為小事興訟,這首是這樣的:

「千里爭訟為堵牆,

讓他幾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可見萬里長城已經深深的融到中國人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卻很少人願意就歷代長城沿革,作進一步的瞭解,希望這篇短文對讀者認識萬里長城能有些許助益。


《延伸閱讀》
[千古一陵始皇墓][文姬歸漢淒又美][元代文豪薩都拉]
[晚清勇將數僧王][固若金湯統萬城][西蒙梟雄噶爾丹]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