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Crosscol

匈奴帝國 - 匈奴帝國的創立(四)官制簡介

Views since 2020-01-25
匈奴帝國的官制

匈奴帝國的疆域既是如此的廣闊,匈奴又沒有使用文字,很難實行中央集權式的統治,所以就把國家分為左、右、中三大區塊,冒頓單于自居中央,左邊是指近遼東一帶,由左賢王統治,左賢王通常會成為單于的繼承人,約略等於中原王朝的太子。

右邊則指西邊,由右賢王統治,地位次於左賢王。左、右賢王各有封地。至於單于直接統治的中央地區,也分官設治。

據<史記>、<漢書>所載,匈奴帝國的組織大致相同,現在抄錄如下:

其(指匈奴)世傳國官號乃可得而記云: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匈奴謂賢曰[屠耆],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騎,小者數千,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諸大臣皆世官。呼衍氏、蘭氏,其後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諸左方王將居東方,直上谷以往者,東接穢貉、朝鮮;右方王將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單于之庭直代、雲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最為大,左右骨都侯輔政。諸二十四長亦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之屬。

這種分官設職大概是冒頓單于時的情形,之後應該有所調整,所以<後漢書>所載的南匈奴政府組織, 跟上面所說的有些許出入。<後漢書>所載如下:

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謂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溫禺鞮王,次左右漸將王,是為六角;皆單于子弟,次第當為單于者也。異姓大臣左右骨都侯,次左右尸逐骨都侯,其餘日逐、且渠、當戶諸官號,各以權力優劣,部眾多少為高下次第焉。單于姓虛連題。異姓有呼衍氏、須卜氏、丘林氏、蘭氏四姓,為國中名族,常與單于婚姻。呼衍氏為左,蘭氏、須卜氏為右,主斷獄聽訟,當決輕重,口白單于,無文書簿領焉。

值得注意的是,<漢書>稱匈奴單于姓攣鞮氏,而<後漢書>指單于姓虛連題,但是單于世系也並沒有變,很可能"攣"字是"虛連"兩字快讀的音,而"鞮"同"題"。其次,<史記>、<漢書>指匈奴貴種只有呼衍氏、蘭氏及須卜氏而已,但<後漢書>增加了一個丘林氏,而且在排序上蘭氏明顯後移,這或許是因為蘭氏氏族多附和北匈奴,當然這只是推測,還需要有可靠的證據才能成立。

除文獻所說匈奴政府正式"編制"的各級官員外,還有一些被匈奴征服或歸附匈奴的各民族與部落,匈奴也都承認他們酋長的統治地位,而給予"王"的稱號,但是有時也對未投降的給予王的名號。

這個名號有時另設名目,有時以降附民族或部落作為王的名號,例如封李陵為"右校王"、盧綰為"東胡王"、趙信為"自次王"、衛律為"丁零王"等,這一類的王都任職於單于庭,跟東胡、丁零民族毫不相干,如果解釋成盧綰掌管東胡族,衛律統治丁零族,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