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Crosscol

《草原帝國》大遼王朝 - 青牛、白馬、黑契丹 - 第一章

Views since 2020-01-25
試問耶律是何族, 契丹原是鮮卑種

源自大興安嶺以西

在中國東北地區, 從南到北有一座大山, 就是大興安嶺, 這座大山東西兩側孕育著兩大系民族。

大興安嶺東側以「肅慎系」為主, 肅慎系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 這一系的民族大致包括肅慎、挹婁、勿吉、靺羯、女真等族, 西方人多以「通古斯」稱之。《竹書紀年》就載有:「虞舜二十五年, 息慎獻弓矢。」其中「息慎」就是肅慎; 而《史記·五帝本紀》也有「舜之所極, 在北方者已有山戎、發、息慎。」的記載, 可見此系跟華夏民族一樣源遠流長。

至於大興安嶺西側, 則為「東胡系」各民族聚居。在秦代, 東胡系民族就已相當強大; 早在戰國 (西元前四七六 ~ 西元前二二一年) 時, 其中的一支鲜卑族, 就可能已經有族人到過南方楚國, 因為屈原《離騷》中 <大招> 這一篇, 就曾經提到「小腰秀頸, 若鲜卑只」, 意思是說: 穿上有腰身有領子的衣服, 就會像鲜卑女孩那樣顯得婀娜多姿。如果沒有鮮卑人到過楚國, 屈原是寫不出那樣的
句子的。

甌    脫

據注釋《史記》的史家說,「甌脫」是介於匈奴跟東胡之間沒有人駐牧的沙磧地, 所以《史記》稱之為「棄地」。日本學者認為「甌脫」這個匈奴詞匯, 與今天蒙古語裏的「鄂脫(或托)克」相當, 都是「一塊地方」的意思。(註1)「甌脫」既是不能或無法駐牧或遊牧的「棄地」, 也就是一片沙漠, 並無多大經濟意義, 東胡王要這塊「棄地」, 著眼點應該是在政治、軍事方面。原來「甌脫」除了是介於東胡與匈奴之間無人駐牧的棄地之外, 還可解釋成是介於東胡跟匈奴之間的緩衡地, 雙方約定不在這緩衝地駐牧或遊牧, 以避免沖突。東胡王的如意算盤是想拿到這塊「甌脫」之地後, 東胡就進可攻、退可守。

東胡分裂

後來匈奴崛起, 秦二世元年 (西元前二零九年), 匈奴王子冒頓 (音「墨毒」) 殺父親頭曼单于後自立為單于, 東胡見匈奴部落内部不穩, 因此強向匈奴強要寶馬、美人, 冒頓單于都給了; 東胡於是食髓知味, 又向匈奴索討匈奴與東胡之間無人居住的緩沖地「甌脫」, 原以為可以再度得逞, 想不到冒頓單于卻認為「土地是國家的根本」, 一尺一寸都不能割讓, 於是立刻動員全匈奴兵力, 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討伐東胡。而東胡還沉醉在前兩次向匈奴討要寶馬、美人的勝利中, 滿心認為這次只是要一個沒人居住的甌脫, 匈奴一定會照給, 舉國上下正在等候使者帶回好消息時, 不料等到的是鋪天蓋地而來的匈奴大軍, 當然被匈奴騎兵打得落花流水。
站長推薦 - 關於這段故事可參考網路小說: 冒頓單于外傳

東胡部落聯盟因此崩解, 分裂為鲜卑跟烏桓兩大系。鲜卑跑到一座大山躲了起來, 還把這座大山命名為大鲜卑山; 烏桓則躲到另一座大山, 也把那座山命名為烏桓山; 整個北方都成為匈奴的領土。這時大約在中國秦漢之際。

因為這次的惨敗, 鲜卑族退出歷史舞台長達二百年左右。

鮮卑民族藉以躲藏的大鲜卑山, 經過學者專家的考證以及考古的發掘, 證實就是現今的大興安嶺。大興安嶺自北向南綿瓦長約八、九百公里, 東西寛約二百多公里, 山並不很高, 可是河流卻很多。大興安嶺西側是個河流縱横、水草豐美的好地方, 既可游牧, 也可漁獵, 當然也可以農耕, 只是農耕需要一定的技術, 以當時鲜卑民族的文明程度, 談農耕可能太奢侈, 所以還是以游牧為主。

鲜卑族是個龐大的族群, 主要的部落有慕容部、宇文部、段部等等, 這幾個部落大約分布在大興安嶺中段; 另有拓跋部, 分布在大興安北段。其他的像乞伏部、禿髮部、乙弗部、薛干部等, 可能是附屬於前面所提到的那幾部, 由於資料不明確, 難以確定在兩漢 (西元前二零二 ~ 二二零年)時, 這幾部鲜卑究竟在哪裡。一直到諸胡列國 (即五胡十六國, 三零四 ~ 四三九年) 時, 他們的聚居地區才逐漸明朗起來。
大興安嶺與松嫩平原交界地帶

當鮮卑民族走下歷史舞臺, 另一支名為契丹的遊牧民族開始爬上歷史舞臺。時間大約在北魏太武帝在位時。

諸胡列國時代表

大興安嶺一帶固然水草豐美, 但到了冬季可是冰天雪地, 想在此生活十分艱難, 生活在這一帶的游牧民族, 自然會想往暖和的地方遷徙。東漢末年内政紊亂、邊政不修, 中原大地已經埋下了動亂的種子, 這時生活在大興安嶺中段的鮮卑族慕容部、段部、宇文部於是悄悄的往南遷移到遼東一帶, 這一帶不僅水草豐美, 更是極適宜發展農業的地方, 而且已經有一些漢人帶著先進的農業技術, 到這裡開荒耕種。

這一部的鲜卑人後來建立起諸胡列國中的前燕, 之後又被前秦苻堅所滅。前秦建元十九年 (西元三八三年), 苻堅南下攻東晋, 爆發淝水之戰, 結果前秦戰敗, 慕容部的子姪輩趁機陸續建立後燕、西燕、南燕跟北燕等各個政權。較晚從大興安嶺北段迂廻進入今天中國山西及內蒙古自治區一帶的拓跋部, 則先建有「代」政權, 後來也被前秦苻堅所滅, 但不久後, 又建立了「魏」政權, 這就是在歷史上所稱的「北魏」, 或稱「元魏」。其他的鲜卑族中, 乞伏部則建有西秦, 秃髮部建有南涼。
契丹人引馬圖 - 此圖為遼代壁畫, 出土於今内蒙古自治區昭盟敖漢旗。
牽馬者披髮, 執棍, 棍上有鐵環, 著長袍, 長氈靴, 馬揚後右蹄。右一人戴黑色帽, 著長袍, 長靴, 尖頭朝上, 兩足同時向左, 似在移步, 擊長鼓而舞。整個畫面構圖豐富, 形態逼真, 技法嫻熟, 是研究遼代風俗、服飾和馬具的珍貴資料。

這些離開大興安嶺的各部鲜卑, 紛紛在中國建立政權、建元立號, 都曾經風光一時, 其中尤以前燕跟北魏, 先後在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後來北魏分裂為東、西魏 (約五三四 ~ 五三五年), 西魏被鮮卑宇文氏所篡, 建立「北周」;  東魏則被高歡的兒子高洋所篡, 建立「北齊」。北齊武平元年 (西元五七七年), 北周滅北齊, 四年後, 北周又被權臣楊堅篡奪, 建立隋朝, 從此以鲜卑為名的民族, 就從中國政治舞臺上消失了。

契丹民族傳說

鮮卑民族雖然走下了歷史舞臺, 可是在大興安嶺一帶還有鮮卑人, 大約在北魏太武帝在位時 (西元四二四 ~ 四五二年), 另一支名為契丹的游牧民族開始爬上歷史舞台。

契丹人對自己民族的起源, 也有一段相當傳奇的神話故事:

相傳在古老之時, 有一個神人騎著白馬, 從馬孟山顺著土河向東方緩緩而來, 遇到一位天女駕著青牛車, 由平地松林沿潢河走去, 到了木葉山時, 土河跟潢河合流, 神人跟天女自然也就相遇了。這兩個神仙一見鍾情, 結為夫妻, 生了八個兒子, 這八個兒子各自繁衍後代, 就成為最早期的契丹八部。

上述這段契丹民族起源傳說未見於《遼史·太祖本紀》, 而是見於《遼史·地理志》, 顯然是附會的成分居多。其實每個民族的起源傳說, 都充滿了神話色彩, 但是契丹人對這個傳說還是抱持著虔誠的信念跟尊敬的態度, 所以契丹後來每次行軍及春秋大祭時, 一定用白馬青牛, 以示不忘本。

契丹八部之說

神話故事裡說的神人跟天女所生的八個兒子, 後繁衍成契丹最早期的八部, 這八部的名稱今已難以考證。但據記載北魏的史書《魏書·卷一百·列傳八十八·契丹传》中, 列有八部名稱, 分別是: 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和吐六于部。

但是同樣是《魏書》, <卷六·顯祖紀> 卻載:「皇興元年, ...... 夏四月辛丑, ⋯⋯ 高麗、庫莫奚、契丹、具伏弗, 郁羽陵、日連、匹黎爾, 比六手、悉萬丹、阿大何、羽真侯, ⋯⋯ 各遣使朝獻。」這裡把具伏弗 (即伏弗郁)、悉萬丹、阿大何 (即何大何)、郁羽陵 (即羽陵)、日連、匹黎爾 (即匹絜)跟契丹並列, 可見北魏顯祖, 即獻文帝皇興二年 (西元四六八年) 時, 所謂的契丹八部和《魏書·契丹傳》所列的八部是不相同的, 而是另有所指, 只是目前已經無法查到契丹最原始的八部了。而《魏書》是北齊時魏收 (西元五O五 ~ 五七二年) 所撰, 應該是最早記載有關契丹的文獻了。

<上一篇: 大遼王朝 - 前言>                       <下一篇: 臣服突厥>
(註1) 白鳥庫吉,《胡民族考》, 方壯献譯,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4年。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