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獨孤氏簡報-本系列將就劉教授所著之"國史軼聞-旮旯裏的國史"不按順序的做單篇分享,今天分享的第一篇為:(一)歷盡滄桑傳國璽。
旮旯裏的國史
旮旯原是北方胡族的話,意思是角落;滲進漢語,成為北方漢人的口語,由於發音奇特,後來演變為角落,今天閩南語角落的發音就是旮旯這兩個字的讀音。
歷盡滄桑傳國璽 - 和氏璧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得到一塊璞石(註),認為這是稀世之寶,就將它獻給楚厲王(蚡冒,即熊眴,約當西元前758~西元前741年).
(註)璞,是指尚在石中,未經雕琢的玉
在外觀上這塊璞石跟一般石頭沒啥差異,楚王認為卞和在欺騙他,一氣之下,將卞和一條腿給割了下來。
但是卞和認為這明明是一塊稀世的寶玉,於是又將這塊璞石獻給繼位的楚武王(熊通,西元前740~西元前690年),楚武王就讓玉石專家察看一下,認為還只是一塊普通的頑石,這下楚武王也生氣了,又把卞和的另一條腿給廢了。
然而卞和還是不死心,過了幾年楚武王死了,由楚文王嗣之(熊貲,西元前689~西元前675年),卞和第三度向楚王獻玉,這就令楚文王覺得奇怪,天下居然有這麼死心眼的人,被截了兩條腿竟然還堅持頑石是璞玉,難不成這塊毫不起眼的石頭,果真裏面包藏的是一塊美玉?
於是叫玉石師父仔細的檢查鑒定,經過玉石師父再三的鑒定,果真是一塊前所未見的美玉,這塊璞玉經過琢磨之後,就是史上所說的「和氏之璧」(璧,是玉的泛稱)。
以上有關和氏之璧的傳說,雖然許多文獻上都曾經加以記載,但是值得推敲的地方還不少,試看楚厲王熊眴在位十七年、楚武王熊通在位五十一年,如果說卞和是在楚厲王熊眴晚年(西元前741年以前)獻玉,當時如果卞和是二十歲,經過楚武王五十一年,到楚文王熊貲初年(西元前689年之後),三度向楚王獻玉,這時的卞和已經是七十好幾歲了,一個雙足被割斷的人,在二千多年前、醫藥營養都欠缺的時代,能否活到七十多歲,應該很值得懷疑,不過讀歷史故事,有時不必過於頂真,留些古人忠貞、淒美的感覺,豈不更好。
(註)璞,是指尚在石中,未經雕琢的玉
在外觀上這塊璞石跟一般石頭沒啥差異,楚王認為卞和在欺騙他,一氣之下,將卞和一條腿給割了下來。
但是卞和認為這明明是一塊稀世的寶玉,於是又將這塊璞石獻給繼位的楚武王(熊通,西元前740~西元前690年),楚武王就讓玉石專家察看一下,認為還只是一塊普通的頑石,這下楚武王也生氣了,又把卞和的另一條腿給廢了。
然而卞和還是不死心,過了幾年楚武王死了,由楚文王嗣之(熊貲,西元前689~西元前675年),卞和第三度向楚王獻玉,這就令楚文王覺得奇怪,天下居然有這麼死心眼的人,被截了兩條腿竟然還堅持頑石是璞玉,難不成這塊毫不起眼的石頭,果真裏面包藏的是一塊美玉?
於是叫玉石師父仔細的檢查鑒定,經過玉石師父再三的鑒定,果真是一塊前所未見的美玉,這塊璞玉經過琢磨之後,就是史上所說的「和氏之璧」(璧,是玉的泛稱)。
以上有關和氏之璧的傳說,雖然許多文獻上都曾經加以記載,但是值得推敲的地方還不少,試看楚厲王熊眴在位十七年、楚武王熊通在位五十一年,如果說卞和是在楚厲王熊眴晚年(西元前741年以前)獻玉,當時如果卞和是二十歲,經過楚武王五十一年,到楚文王熊貲初年(西元前689年之後),三度向楚王獻玉,這時的卞和已經是七十好幾歲了,一個雙足被割斷的人,在二千多年前、醫藥營養都欠缺的時代,能否活到七十多歲,應該很值得懷疑,不過讀歷史故事,有時不必過於頂真,留些古人忠貞、淒美的感覺,豈不更好。
和氏璧如何變成一塊君王競相爭奪的傳國璽
和氏之璧琢成之後,楚王曾以之為聘,向趙國求婚,這塊璧玉落到趙國手中,和氏之璧,聲名遠播,過了三百多年,秦昭王(註)想得到這塊在「國際」間流傳已久的稀世珍寶,向趙國交涉,願意以秦國十座城市,交換和氏之璧,但是趙國並沒有答應,可見「價值連城」這四個字還不足形容和氏之璧的身價。
(註)秦昭王-嬴稷或作嬴則西元前306~西元前256年,在位56年
(註)秦昭王-嬴稷或作嬴則西元前306~西元前256年,在位56年
到了楚威王(熊商,西元前339~西元前329年)時,命相邦(註)昭陽攻打趙國,大獲全勝,掠得趙國許多珍寶,包括和氏璧在內,楚威王就將和氏璧賞賜給昭陽.
(註)相邦-就是漢朝時的相國,後代所謂的宰相。漢朝建立後,因為要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才把相邦改為相國
可能是這位昭陽缺乏文化氣質,沒有好好保管和氏璧,所以一度下落不明,五十多年後,這塊稀世珍寶和氏璧,由趙國太監繆賢以五百金買去了,但是趙惠文王(名何,西元前298~西元前267年)卻是個識貨之人,以帝王之尊,將和氏璧據為己有。
六十一年後,秦滅趙,和氏璧落入秦國,西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了天下,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功過三皇超越五帝,自稱皇帝,並且規定從此以世代相傳,以至萬世,所以他自稱始皇帝.
他既自認自己的豐功偉業超過三皇五帝,並且要讓大秦帝國傳諸百代千代,當然要選用天下最好的玉石來篆刻皇帝的印璽,和氏璧當然就成為不二之選了.
於是命李斯在這塊和氏璧上刻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書,作為大秦帝國傳國之璽,從此這方傳國璽就成為歷代帝王王權的象徵,甚至於是法統的象徵。
(註)相邦-就是漢朝時的相國,後代所謂的宰相。漢朝建立後,因為要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才把相邦改為相國
可能是這位昭陽缺乏文化氣質,沒有好好保管和氏璧,所以一度下落不明,五十多年後,這塊稀世珍寶和氏璧,由趙國太監繆賢以五百金買去了,但是趙惠文王(名何,西元前298~西元前267年)卻是個識貨之人,以帝王之尊,將和氏璧據為己有。
六十一年後,秦滅趙,和氏璧落入秦國,西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了天下,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功過三皇超越五帝,自稱皇帝,並且規定從此以世代相傳,以至萬世,所以他自稱始皇帝.
他既自認自己的豐功偉業超過三皇五帝,並且要讓大秦帝國傳諸百代千代,當然要選用天下最好的玉石來篆刻皇帝的印璽,和氏璧當然就成為不二之選了.
於是命李斯在這塊和氏璧上刻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書,作為大秦帝國傳國之璽,從此這方傳國璽就成為歷代帝王王權的象徵,甚至於是法統的象徵。
在細說傳國璽的滄桑史前,有必要將璽、印、章、關防等,稍加說明,雖然以上這幾樣都是圖章,但是在古代卻有極其嚴格的區別:
且說璽,是帝制時代帝王所用的印,其他官員或百姓的印不得稱璽,否則就算是犯上,有滅門之禍。
印,是政府官員或政府機關所用的印,常設的機關及機關首長的印是正方形的。
臨時派遣的官員或因特殊任務所設的機關(在理論上任務完成即予撤銷),所用的印稱關防,是長方形的。
至於一般人所使用的圖章稱私章或稱戳記、手戳。戳記也用於一般層級很低的機構。
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今天,還是依照傳統的習慣。
且說璽,是帝制時代帝王所用的印,其他官員或百姓的印不得稱璽,否則就算是犯上,有滅門之禍。
印,是政府官員或政府機關所用的印,常設的機關及機關首長的印是正方形的。
臨時派遣的官員或因特殊任務所設的機關(在理論上任務完成即予撤銷),所用的印稱關防,是長方形的。
至於一般人所使用的圖章稱私章或稱戳記、手戳。戳記也用於一般層級很低的機構。
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今天,還是依照傳統的習慣。
秦始皇原想這方和氏璧篆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璽代代相傳,直到永遠,但是秦始皇的嚴刑峻法,焚書坑儒,激起了天下人民的反抗.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的第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前209年,死於南巡的途中,由二世胡亥嗣立.
當時天下大亂,陳勝、吳廣起兵於前,項羽、劉邦集結軍防反秦於後,大秦帝國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秦軍根本壓制不住各地的反抗軍,就像土崩瓦解一樣潰散了.
當漢王劉邦率軍進入秦都咸陽(今陜西咸陽附近),秦王子嬰(註)奉傳國璽向劉邦投降,於是這顆和氏璧篆刻的傳國璽到了漢朝王室的手中,象徵大漢天子「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傳國璽從此成為歷代王權受命於天的象徵。
(註)子嬰 - 秦二世胡亥三年、西元前207年,趙高逼二世自殺,改立二世兄子嬰,自動降稱秦王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的第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前209年,死於南巡的途中,由二世胡亥嗣立.
當時天下大亂,陳勝、吳廣起兵於前,項羽、劉邦集結軍防反秦於後,大秦帝國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秦軍根本壓制不住各地的反抗軍,就像土崩瓦解一樣潰散了.
當漢王劉邦率軍進入秦都咸陽(今陜西咸陽附近),秦王子嬰(註)奉傳國璽向劉邦投降,於是這顆和氏璧篆刻的傳國璽到了漢朝王室的手中,象徵大漢天子「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傳國璽從此成為歷代王權受命於天的象徵。
(註)子嬰 - 秦二世胡亥三年、西元前207年,趙高逼二世自殺,改立二世兄子嬰,自動降稱秦王
被視為珍寶的傳國璽因何缺一角?
漢朝自劉邦而惠帝呂后、文、景、武帝、昭、宣、元、成、哀、平帝,代代都擁有傳國璽,這時外戚王莽掌握朝政,陰謀篡位,在西元五年,以毒酒害死了平帝,改立宣帝的玄孫劉嬰為帝,這人就是習稱的孺子嬰.
這時王莽稱「假皇帝」,當時臣民稱之為「攝皇帝」,在次年西元六年改元居攝,到了西元九年,王莽覺得「假皇帝」終究是假的,就在這一年決定篡漢自立.
王莽為了師出有名,使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哀章,作了一個銅櫃,裏面寫著「王莽為真天子」,哀章把這只櫃子送到漢高祖劉邦的祀廟,向看守祀廟的僕射說這櫃子是在荒山野嶺中撿到的,這個僕射就向上呈報,王莽自是興匆匆跑到漢高祖的祀廟拜受金櫃,於是即位皇帝,改國號為新,建元始建國。
這時王莽稱「假皇帝」,當時臣民稱之為「攝皇帝」,在次年西元六年改元居攝,到了西元九年,王莽覺得「假皇帝」終究是假的,就在這一年決定篡漢自立.
王莽為了師出有名,使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哀章,作了一個銅櫃,裏面寫著「王莽為真天子」,哀章把這只櫃子送到漢高祖劉邦的祀廟,向看守祀廟的僕射說這櫃子是在荒山野嶺中撿到的,這個僕射就向上呈報,王莽自是興匆匆跑到漢高祖的祀廟拜受金櫃,於是即位皇帝,改國號為新,建元始建國。
王莽雖然以製造祥瑞的方式,迷惑百姓,強行篡奪了西漢王朝的帝位,但沒有拿到傳國璽,好像王權的正當性不足,所以就命他的弟弟王舜向原來的孝元太后、也就是王莽的姑母,索討那顆已經傳了十幾個皇帝的傳國璽.
這個孝元太后一見娘家侄子,就怒不可遏的開罵說:「你們王家父子宗族,蒙受漢家恩惠,一門富貴,現在竟趁國君年幼,居然篡奪帝位,這種行為簡直狗豬不如。」說罷將稀世珍寶的傳國璽扔到地上,留傳了幾百年的和氏璧因而缺了一角.
王舜拿了傳國璽交給王莽,這下王莽認為有了傳國璽等於自己的帝位是「受命于天」,儘管傳國璽缺了一角,用黃金加以修補,無損於王權的正當性。
這個孝元太后一見娘家侄子,就怒不可遏的開罵說:「你們王家父子宗族,蒙受漢家恩惠,一門富貴,現在竟趁國君年幼,居然篡奪帝位,這種行為簡直狗豬不如。」說罷將稀世珍寶的傳國璽扔到地上,留傳了幾百年的和氏璧因而缺了一角.
王舜拿了傳國璽交給王莽,這下王莽認為有了傳國璽等於自己的帝位是「受命于天」,儘管傳國璽缺了一角,用黃金加以修補,無損於王權的正當性。
王莽這人食古不化,迂腐而頑固,他的政權前後只維持了十五年,西元23年各起義軍攻進長安,商人杜吳趁亂殺了王莽.
可惜杜吳不識貨,竟然不知道去拿象徵王權的傳國璽,後來被校尉公賓拿到傳國璽,公賓將它獻給更始,後來赤眉又殺了更始,立劉盆子,然後劉盆子投降劉秀,傳國璽就到了劉秀手裏,劉秀就是東漢光武帝,傳國璽從此在東漢十三代皇帝手中。
東漢末年董卓為亂,朝廷的掌璽惟恐象徵王權的傳國璽被董卓搶去,於是就將它投入井中.
後來孫堅討董卓進入洛陽(東漢都於洛陽),從井中撈起傳國璽,沒多久,又被袁術從孫堅妻子手中給搶走了.
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聽說漢獻帝劉協到了許昌,就把傳國璽送到許昌,其實這個時候的漢獻帝完全被曹操所控制,曹操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
《三國志演義》這部小說,給曹操下了一個評語說他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倒是相當的貼切,曹操自己沒有篡位,但是卻為他兒子曹丕創造了一切篡位的條件.
西元220年,曹丕在成熟的主、客觀條件下,逼漢獻帝劉協「禪位」,建國號為魏,傳國璽就歸曹魏所有。
曹氏以逼迫禪位的方式取得王權,這一招在之後的歷史裏,形成了一種模式,曹魏傳了四個皇帝之後,強臣司馬炎依葫蘆畫杓,逼曹魏高貴卿公曹髦(註)禪位,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傳國璽理所當然的就歸司馬晉所有了。
(註)髦音茅,通旄;意指最長的毛髮,借喻為才俊
可惜杜吳不識貨,竟然不知道去拿象徵王權的傳國璽,後來被校尉公賓拿到傳國璽,公賓將它獻給更始,後來赤眉又殺了更始,立劉盆子,然後劉盆子投降劉秀,傳國璽就到了劉秀手裏,劉秀就是東漢光武帝,傳國璽從此在東漢十三代皇帝手中。
東漢末年董卓為亂,朝廷的掌璽惟恐象徵王權的傳國璽被董卓搶去,於是就將它投入井中.
後來孫堅討董卓進入洛陽(東漢都於洛陽),從井中撈起傳國璽,沒多久,又被袁術從孫堅妻子手中給搶走了.
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聽說漢獻帝劉協到了許昌,就把傳國璽送到許昌,其實這個時候的漢獻帝完全被曹操所控制,曹操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
《三國志演義》這部小說,給曹操下了一個評語說他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倒是相當的貼切,曹操自己沒有篡位,但是卻為他兒子曹丕創造了一切篡位的條件.
西元220年,曹丕在成熟的主、客觀條件下,逼漢獻帝劉協「禪位」,建國號為魏,傳國璽就歸曹魏所有。
曹氏以逼迫禪位的方式取得王權,這一招在之後的歷史裏,形成了一種模式,曹魏傳了四個皇帝之後,強臣司馬炎依葫蘆畫杓,逼曹魏高貴卿公曹髦(註)禪位,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傳國璽理所當然的就歸司馬晉所有了。
(註)髦音茅,通旄;意指最長的毛髮,借喻為才俊
司馬晉建立後,深感曹魏之所以被迫禪位,是由於皇室缺少羽翼,因此西晉建立後,大封諸司馬,司馬炎在位二十六年(西元265~290年),因為晉室是他所建,司馬諸王對他還是服服貼貼,司馬炎死後,由司馬衷嗣位,史稱晉惠帝.
這個晉惠帝近乎白癡,當時適逢旱災穀物不長,百姓鬧饑荒,當大臣向晉惠帝報告人民沒飯吃時,這位白癡皇帝卻說:「何不食肉糜?」(為什麼不吃肉呢?)
這個事件成為近二千年來歷史笑話。這種皇帝司馬諸王怎會心服?
說起劉淵,很值得介紹一下,他是南匈奴單于的後裔,之所以姓劉,是南匈奴附漢後入塞(塞,指長城)而居,跟中原地區漢人混處,而且自西漢以來盛行和親政策,許多漢朝的「公主」(其實都只是宮中的良家子,被任命為公主而已),嫁給匈奴的單于.
換言之,許多單于的子孫是漢皇室的外甥,外甥以舅舅的姓為姓,也算順理成章,所以自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附漢入塞後,他的後裔就有以「劉」為姓的。
劉淵曾經以質子的身分送到西晉都城洛陽居住.
劉淵飽讀經史,而且身材偉岸,可以說文武兼質的一流人才,當年西晉將派兵征討東吳時,就有人建議以劉淵為將率兵南下滅孫吳.
只是另有一批大臣囿於民族畛域之見,以劉淵是匈奴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手握大兵,平定東吳之後,如果就地擁兵自重,朝廷恐怕沒人制得了他,所以沒有起用劉淵. 不管怎麼說,劉淵的文韜武略,都受到高度的肯定。
劉淵趁晉八王之亂,同時受匈奴五部的擁戴,就建立了漢魏式政權,國號「漢」,首開胡族建立漢式王朝的例子,在國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義。
這個晉惠帝近乎白癡,當時適逢旱災穀物不長,百姓鬧饑荒,當大臣向晉惠帝報告人民沒飯吃時,這位白癡皇帝卻說:「何不食肉糜?」(為什麼不吃肉呢?)
這個事件成為近二千年來歷史笑話。這種皇帝司馬諸王怎會心服?
漢人的傳國璽是如何落入白種人手中的?
所以沒多久就各自爭雄,形成所謂「八王之亂」,中原陷入一片紊亂,此時遷入秦、晉(陜西、山西)一帶的各胡族眼見司馬氏骨肉相殘,認為是復興民族的大好機會,最先高舉建國大纛的是匈奴族的劉淵.說起劉淵,很值得介紹一下,他是南匈奴單于的後裔,之所以姓劉,是南匈奴附漢後入塞(塞,指長城)而居,跟中原地區漢人混處,而且自西漢以來盛行和親政策,許多漢朝的「公主」(其實都只是宮中的良家子,被任命為公主而已),嫁給匈奴的單于.
換言之,許多單于的子孫是漢皇室的外甥,外甥以舅舅的姓為姓,也算順理成章,所以自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附漢入塞後,他的後裔就有以「劉」為姓的。
劉淵曾經以質子的身分送到西晉都城洛陽居住.
劉淵飽讀經史,而且身材偉岸,可以說文武兼質的一流人才,當年西晉將派兵征討東吳時,就有人建議以劉淵為將率兵南下滅孫吳.
只是另有一批大臣囿於民族畛域之見,以劉淵是匈奴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手握大兵,平定東吳之後,如果就地擁兵自重,朝廷恐怕沒人制得了他,所以沒有起用劉淵. 不管怎麼說,劉淵的文韜武略,都受到高度的肯定。
劉淵趁晉八王之亂,同時受匈奴五部的擁戴,就建立了漢魏式政權,國號「漢」,首開胡族建立漢式王朝的例子,在國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義。
劉淵所建的漢政權,後來被他的族子劉曜所繼承,劉曜就改國號為趙,史稱漢趙或前趙.
劉曜攻入洛陽,活捉了晉王朝的懷、愍二帝,傳國璽就落入了劉曜之手,而懷、愍二帝被俘,在國史上漢人皇帝被胡族活捉,這是頭一遭(以後還有北宋的徽、欽二帝跟明朝的英宗),在國史上也應該有其意義。
劉曜後來被羯族的石勒捕獲,前趙亡,石勒滅了前趙,建立王朝,國號也叫趙,為了區隔,史家稱之為後趙,傳國璽到了石勒手中。
說起石勒,應該就羯族酌加介紹,羯族基本上是西域胡,西域胡就種族來說,應該是屬於白種人,在古代稱之為塞種人.
中國境內之所以會有塞種人,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上古時代河西走廊原本就是塞種人的聚居地區,在秦漢之際稱為大月氏(月氏要讀作肉支),後來被匈奴冒頓(讀作墨毒)單于擊敗,跑到西域(今中亞),但是總還有些留在河西一帶,這些留下的大月氏的後裔,可能成為西域胡(或稱西胡)的一個來源。
但更主要的來源,則是漢時匈奴討伐西域時,將西域石國、曹國、安國……等能征善戰的青年,俘虜過來,編進匈奴部落之中,在西域的語言裏,把「能征善戰」或「勇士」讀作「柘羯」或「赭時」,所以匈奴裏的這一批西域胡就稱為「羯」.
後來南匈奴附漢,移居到長城附近,把這些羯人集中居住的地方稱為「羯室」(註),一般文獻說羯人源於羯室,是倒果為因的說法,羯人在體質上的特徵是「深目高鼻多鬚」(見《晉書‧石勒載記》),請問這難道不是西方白種人的特徵嗎?
(註)「羯室」: 其地在今山西境內,而羯室就是赭時的另一種音譯,或者也可解釋為羯人聚居的地方
石勒跟他的兒子都具有這種體質特徵,以一個西域胡竟然擁有中國王朝法統象徵的傳國璽,稱之為國史奇蹟,應不為過。
羯族的後趙窮兵黷武,再加上石勒死後,皇室內訌,而嚴刑峻法終於激起了內亂,最後被石勒的養子冉閔給推翻.
冉閔當權後,恨胡羯之亂華,曾經下令境內盡殺具有「深目、高鼻、多髮」胡像的羯人,一時之間殺了好幾十萬,其中不免有些鬍鬚較濃密的漢人.
冉閔政權只維持了三年,當他兵敗之際,這顆象徵法統的傳國璽落入冉閔手下大將蔣幹之手,之後傳國璽的下落有兩個說法:
其一,當時蔣幹守鄴城(今河北臨彰),前燕鮮卑慕容部圍攻鄴城,蔣幹向東晉請求援助,東晉就派戴施率兵入鄴城協助守城,同時得知傳國璽在蔣幹手中,就以詐術騙取這顆寶璽,立刻派手下何融以迎接東晉運來的糧食為名,帶著傳國璽出了鄴城,交給東晉征西將軍謝尚,謝尚也立即派了三百名騎兵,將傳國璽送到東晉的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又叫建業,秣陵、金陵、石頭城).
這種說法《晉書》、<載記>、<謝尚傳>都曾提到,如果照這種說法看,後來的宋、齊、梁、陳都該擁有這顆傳國璽,然而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其二,當冉閔的魏被前燕鮮卑慕容圍攻時,傳國璽當然緊緊握在冉閔手中,後來前燕滅了冉魏,並且俘獲了冉閔,傳國璽落入前燕慕容氏手中.
前燕在五胡十六國之中,既是大國,也是強國,無論武功、文治都相當可觀,就當時整個「國際客觀」情勢來看,前燕都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泱泱大國,所以當時中原許多漢人舉家挈族前往遼東投奔前燕,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前燕慕容氏握有象徵王權法統的傳國璽,也應該是很恰當的。
可是後來在較西部的氐族苻氏崛起,建立大秦政權,史稱前秦,傳到苻堅時,對內則勵精圖治,內政清明,而且注重文教,尊儒興學,一片祥和繁榮景象;對外則開疆闢土,翦滅諸胡族地方割據,漸次統一了北方,後來趁前燕皇室內訌,滅了前燕,傳國璽順理成章的到了苻堅手中。
劉曜攻入洛陽,活捉了晉王朝的懷、愍二帝,傳國璽就落入了劉曜之手,而懷、愍二帝被俘,在國史上漢人皇帝被胡族活捉,這是頭一遭(以後還有北宋的徽、欽二帝跟明朝的英宗),在國史上也應該有其意義。
劉曜後來被羯族的石勒捕獲,前趙亡,石勒滅了前趙,建立王朝,國號也叫趙,為了區隔,史家稱之為後趙,傳國璽到了石勒手中。
說起石勒,應該就羯族酌加介紹,羯族基本上是西域胡,西域胡就種族來說,應該是屬於白種人,在古代稱之為塞種人.
中國境內之所以會有塞種人,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上古時代河西走廊原本就是塞種人的聚居地區,在秦漢之際稱為大月氏(月氏要讀作肉支),後來被匈奴冒頓(讀作墨毒)單于擊敗,跑到西域(今中亞),但是總還有些留在河西一帶,這些留下的大月氏的後裔,可能成為西域胡(或稱西胡)的一個來源。
但更主要的來源,則是漢時匈奴討伐西域時,將西域石國、曹國、安國……等能征善戰的青年,俘虜過來,編進匈奴部落之中,在西域的語言裏,把「能征善戰」或「勇士」讀作「柘羯」或「赭時」,所以匈奴裏的這一批西域胡就稱為「羯」.
後來南匈奴附漢,移居到長城附近,把這些羯人集中居住的地方稱為「羯室」(註),一般文獻說羯人源於羯室,是倒果為因的說法,羯人在體質上的特徵是「深目高鼻多鬚」(見《晉書‧石勒載記》),請問這難道不是西方白種人的特徵嗎?
(註)「羯室」: 其地在今山西境內,而羯室就是赭時的另一種音譯,或者也可解釋為羯人聚居的地方
石勒跟他的兒子都具有這種體質特徵,以一個西域胡竟然擁有中國王朝法統象徵的傳國璽,稱之為國史奇蹟,應不為過。
羯族的後趙窮兵黷武,再加上石勒死後,皇室內訌,而嚴刑峻法終於激起了內亂,最後被石勒的養子冉閔給推翻.
象徵法統的傳國璽下落不明
冉閔是漢人,獲得政權之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冉魏,同時也拿到了傳國璽.冉閔當權後,恨胡羯之亂華,曾經下令境內盡殺具有「深目、高鼻、多髮」胡像的羯人,一時之間殺了好幾十萬,其中不免有些鬍鬚較濃密的漢人.
冉閔政權只維持了三年,當他兵敗之際,這顆象徵法統的傳國璽落入冉閔手下大將蔣幹之手,之後傳國璽的下落有兩個說法:
其一,當時蔣幹守鄴城(今河北臨彰),前燕鮮卑慕容部圍攻鄴城,蔣幹向東晉請求援助,東晉就派戴施率兵入鄴城協助守城,同時得知傳國璽在蔣幹手中,就以詐術騙取這顆寶璽,立刻派手下何融以迎接東晉運來的糧食為名,帶著傳國璽出了鄴城,交給東晉征西將軍謝尚,謝尚也立即派了三百名騎兵,將傳國璽送到東晉的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又叫建業,秣陵、金陵、石頭城).
這種說法《晉書》、<載記>、<謝尚傳>都曾提到,如果照這種說法看,後來的宋、齊、梁、陳都該擁有這顆傳國璽,然而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其二,當冉閔的魏被前燕鮮卑慕容圍攻時,傳國璽當然緊緊握在冉閔手中,後來前燕滅了冉魏,並且俘獲了冉閔,傳國璽落入前燕慕容氏手中.
前燕在五胡十六國之中,既是大國,也是強國,無論武功、文治都相當可觀,就當時整個「國際客觀」情勢來看,前燕都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泱泱大國,所以當時中原許多漢人舉家挈族前往遼東投奔前燕,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前燕慕容氏握有象徵王權法統的傳國璽,也應該是很恰當的。
可是後來在較西部的氐族苻氏崛起,建立大秦政權,史稱前秦,傳到苻堅時,對內則勵精圖治,內政清明,而且注重文教,尊儒興學,一片祥和繁榮景象;對外則開疆闢土,翦滅諸胡族地方割據,漸次統一了北方,後來趁前燕皇室內訌,滅了前燕,傳國璽順理成章的到了苻堅手中。
前秦苻堅雄才大略,從不以胡族自居,而自認是中原華夏正統文化的繼承者,胸懷統一中國大志,任用漢人王猛為相,將國勢推向鼎盛境界.
環顧當時「宇內」,確實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跟前秦相提並論,他擁有傳國璽也算是實至名歸,可惜的是王猛臨死前曾勸告苻堅不要伐東晉,因為前秦內部民族問題相當複雜.
苻堅這個人,基本上仁慈寬厚,征服各民族政權後,都不殺其領導者,而且將各民族的軍隊照原樣編組,納入前秦軍隊之中,這種情形,在前秦還穩定強大時,當然相安無事,但是各民族原來的貴族集團在內心裏卻無時無刻都在想恢復原來的政權,只要前秦政權一旦有所風吹草動,就是這些鮮卑(如慕容部、拓跋部……)、匈奴(赫連勃勃)、羌(姚氏)……各民族就會認為是復興故國、或自立為王的時機到了。
這種內部的矛盾,苻堅被表面上各民族的服從假象給蒙蔽了,以為境內團結一致,同時苻堅以統一中國列為一生中最大的願望,深怕時不我予而垂垂老去,所以早將王猛臨終遺言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在西元383年率領了八十幾萬由各民族組成的大軍,浩浩蕩蕩南下伐晉,沒想到淝水一戰,苻堅的前鋒吃了敗仗,後面各民族軍隊趁機逃離,紛紛謀求自立,這下前秦真應了所謂兵敗如山倒,一個龐大而頑強的帝國,眼看就要土崩瓦解了,就在苻堅走投無路,被羌族的姚萇團團圍住,並向苻堅討拿傳國璽,苻堅卻說:
「璽已送晉,不可得也!」(見《資治通鑒》)
這時距冉閔之敗已經有五十多年了,當初東晉之所以傳出傳國璽在冉閔部將蔣幹手中,並經何融詐騙取得,再輾轉送到建康,只是為增加東晉統治的正當性而已,直到前秦亡後,這顆傳國璽才可能落入東晉司馬氏手中。
環顧當時「宇內」,確實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跟前秦相提並論,他擁有傳國璽也算是實至名歸,可惜的是王猛臨死前曾勸告苻堅不要伐東晉,因為前秦內部民族問題相當複雜.
苻堅這個人,基本上仁慈寬厚,征服各民族政權後,都不殺其領導者,而且將各民族的軍隊照原樣編組,納入前秦軍隊之中,這種情形,在前秦還穩定強大時,當然相安無事,但是各民族原來的貴族集團在內心裏卻無時無刻都在想恢復原來的政權,只要前秦政權一旦有所風吹草動,就是這些鮮卑(如慕容部、拓跋部……)、匈奴(赫連勃勃)、羌(姚氏)……各民族就會認為是復興故國、或自立為王的時機到了。
這種內部的矛盾,苻堅被表面上各民族的服從假象給蒙蔽了,以為境內團結一致,同時苻堅以統一中國列為一生中最大的願望,深怕時不我予而垂垂老去,所以早將王猛臨終遺言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在西元383年率領了八十幾萬由各民族組成的大軍,浩浩蕩蕩南下伐晉,沒想到淝水一戰,苻堅的前鋒吃了敗仗,後面各民族軍隊趁機逃離,紛紛謀求自立,這下前秦真應了所謂兵敗如山倒,一個龐大而頑強的帝國,眼看就要土崩瓦解了,就在苻堅走投無路,被羌族的姚萇團團圍住,並向苻堅討拿傳國璽,苻堅卻說:
「璽已送晉,不可得也!」(見《資治通鑒》)
這時距冉閔之敗已經有五十多年了,當初東晉之所以傳出傳國璽在冉閔部將蔣幹手中,並經何融詐騙取得,再輾轉送到建康,只是為增加東晉統治的正當性而已,直到前秦亡後,這顆傳國璽才可能落入東晉司馬氏手中。
不過當時苻堅所說「璽已送晉」,未必是真,如果是真有其事,《晉書》必然會大書特書,然而淝水戰後,《晉書》並沒有提到這件事,這時傳國璽的下落,就成了一個謎。
如果東晉沒有拿到傳國璽,那麼後來的宋、齊、梁、陳更不可能擁有傳國璽了。
苻堅的前秦被羌族姚氏所滅,姚氏所建的國家也稱秦,史稱後秦,顯然姚秦並沒有拿到傳國璽,那麼這顆傳國璽一時之間像是失蹤了。
據唐人李延壽所撰的《南史》說:
「宋武帝克長安,擒姚泓,收其彛器及秦始皇玉璽送建康。」
這裏所說的宋武帝是說東晉大將劉裕,他曾經率軍北伐,攻滅後秦,時在西元416年(東晉安帝司馬德宗義熙十二年),克服長安,生擒後秦皇帝姚泓(姚興之子),如果照《南史》所載看來,傳國璽像是到了東晉手中,四年後,也就是西元420年,劉裕篡了東晉,建國號曰宋,死後被追尊為宋武帝。
如果《南史》這段記載是可靠的話,那麼之前《晉書》所載無論何融使詐獲傳國璽、或苻堅所說「璽已送晉」,都是假的了。
縱然《南史》有上面這段記載,我們不妨再看看同樣是唐人李延壽所撰的《北史》,卻說:
「魏太武于鄴城毀佛寺,中得二玉璽,文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一旁刻『魏受漢傳國璽』。」
這就跟《南史》所載有了矛盾,按魏太武,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西元424~452年),如果《北史》所載是可信的,很有可能前秦苻堅兵敗淝水之後,這顆傳國璽藏在鄴城某座寺廟佛像中,當時可能是西元384年,那麼這樣看來傳國璽從失蹤(藏方佛像中),到拓跋燾毀佛像,大約是五十年,如果拓跋燾果真得到傳國璽,那麼《晉書》、《南史》所說東晉得到傳國璽都是一派胡言,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還是有相當的道理。
如果東晉沒有拿到傳國璽,那麼後來的宋、齊、梁、陳更不可能擁有傳國璽了。
苻堅的前秦被羌族姚氏所滅,姚氏所建的國家也稱秦,史稱後秦,顯然姚秦並沒有拿到傳國璽,那麼這顆傳國璽一時之間像是失蹤了。
據唐人李延壽所撰的《南史》說:
「宋武帝克長安,擒姚泓,收其彛器及秦始皇玉璽送建康。」
這裏所說的宋武帝是說東晉大將劉裕,他曾經率軍北伐,攻滅後秦,時在西元416年(東晉安帝司馬德宗義熙十二年),克服長安,生擒後秦皇帝姚泓(姚興之子),如果照《南史》所載看來,傳國璽像是到了東晉手中,四年後,也就是西元420年,劉裕篡了東晉,建國號曰宋,死後被追尊為宋武帝。
如果《南史》這段記載是可靠的話,那麼之前《晉書》所載無論何融使詐獲傳國璽、或苻堅所說「璽已送晉」,都是假的了。
縱然《南史》有上面這段記載,我們不妨再看看同樣是唐人李延壽所撰的《北史》,卻說:
「魏太武于鄴城毀佛寺,中得二玉璽,文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一旁刻『魏受漢傳國璽』。」
這就跟《南史》所載有了矛盾,按魏太武,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西元424~452年),如果《北史》所載是可信的,很有可能前秦苻堅兵敗淝水之後,這顆傳國璽藏在鄴城某座寺廟佛像中,當時可能是西元384年,那麼這樣看來傳國璽從失蹤(藏方佛像中),到拓跋燾毀佛像,大約是五十年,如果拓跋燾果真得到傳國璽,那麼《晉書》、《南史》所說東晉得到傳國璽都是一派胡言,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還是有相當的道理。
照《北史》所說傳國璽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得,從此在北魏帝室流傳,到北魏末年,朝政被高歡所把持.
高歡是一個鮮卑化的漢人,傳國璽應該也在高歡掌控之中,後來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東魏由高歡掌控,高歡手下有個叫侯景的,手握大兵,對高歡固然服服貼貼,對高歡幾個完全鮮卑化的兒子,可絕不服氣.
高歡死後,高洋繼立,後來更篡了東魏,建國號為齊,史稱北齊.
侯景一氣之下,帶了兵投靠了南朝梁,在南方又想造反,結果兵敗,帶著傳國璽,交趙思賢掌管,再據《南史》所載:
「侯景之敗,以傳國璽自隨,使趙思賢掌之,曰:『若我死,則沉于江,勿令吳兒得之(按吳兒指南朝之人)』,思賢過京口(今江蘇鎮江),遇盜,棄之草間,至廣陵(今江蘇揚州),以告郭元建,元建取之,使辛術送鄴。」
另據《北史》所載:
「辛術既送璽至北齊,文宣帝以告太廟」
這裏的文宣帝,就是篡東魏的高洋,於是傳國璽落入北齊高氏手中,北齊後來被鮮卑于文氏的北周所滅,照道理說傳國璽應落入北周宇文氏手中,但無論《周書》或其他史料都沒有相關的記載,所以後隋代北周而立,也沒有獲得傳國璽。
這麼看來傳國璽送到北齊之說,也可能是子虛烏有。
高歡是一個鮮卑化的漢人,傳國璽應該也在高歡掌控之中,後來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東魏由高歡掌控,高歡手下有個叫侯景的,手握大兵,對高歡固然服服貼貼,對高歡幾個完全鮮卑化的兒子,可絕不服氣.
高歡死後,高洋繼立,後來更篡了東魏,建國號為齊,史稱北齊.
侯景一氣之下,帶了兵投靠了南朝梁,在南方又想造反,結果兵敗,帶著傳國璽,交趙思賢掌管,再據《南史》所載:
「侯景之敗,以傳國璽自隨,使趙思賢掌之,曰:『若我死,則沉于江,勿令吳兒得之(按吳兒指南朝之人)』,思賢過京口(今江蘇鎮江),遇盜,棄之草間,至廣陵(今江蘇揚州),以告郭元建,元建取之,使辛術送鄴。」
另據《北史》所載:
「辛術既送璽至北齊,文宣帝以告太廟」
這裏的文宣帝,就是篡東魏的高洋,於是傳國璽落入北齊高氏手中,北齊後來被鮮卑于文氏的北周所滅,照道理說傳國璽應落入北周宇文氏手中,但無論《周書》或其他史料都沒有相關的記載,所以後隋代北周而立,也沒有獲得傳國璽。
這麼看來傳國璽送到北齊之說,也可能是子虛烏有。
傳國璽自秦始皇一路傳到諸胡列國,再傳到北魏,前後六、七百年,可是到了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後,傳國璽的下落就顯得不清不楚而眾說紛紜了。
可是到了元朝(西元1260~1368年)忽然間又冒出傳國璽的說法.
據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載有元御史中丞崔彧(彧音郁,茂盛狀)曾經說: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西元1294年),忽必烈崩,將要迎皇太孫鐵木耳為帝,這時有叫速脫真拿了一塊玉來兜售,被崔彧跟御史楊桓看到,仔細檢視這塊玉,發現居然就是失蹤了好幾百年的秦傳國璽,於是就獻給朝廷。
照這個說法看來,元帝像是又得到了傳國璽,但事實似乎不是這樣,按當時御史楊桓這個人,本身就善於篆書,這個刻了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討好皇帝,這種揣摩逢迎、先意承旨的情形,幾千年來在中國官場可以說是無時不有,縱然到了民主時代的今天,還是會看到這種官員,所以崔彧跟楊桓獻給元成宗鐵木耳的玉璽,根本是西貝貨(西貝為賈,賈音同假)。
其實當皇帝是否擁有傳國璽,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皇帝當得好不好,能否勤政愛民,能不能做到國強民富.
試周文王、周武王並沒有傳國璽,仍然名垂青史;秦始皇雖然篆刻了傳國璽,秦祚卻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可見迷惑傳國璽只是一種心理的滿足罷了。
膺品傳國璽重現江湖
可是到了元朝(西元1260~1368年)忽然間又冒出傳國璽的說法.
據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載有元御史中丞崔彧(彧音郁,茂盛狀)曾經說: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西元1294年),忽必烈崩,將要迎皇太孫鐵木耳為帝,這時有叫速脫真拿了一塊玉來兜售,被崔彧跟御史楊桓看到,仔細檢視這塊玉,發現居然就是失蹤了好幾百年的秦傳國璽,於是就獻給朝廷。
照這個說法看來,元帝像是又得到了傳國璽,但事實似乎不是這樣,按當時御史楊桓這個人,本身就善於篆書,這個刻了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討好皇帝,這種揣摩逢迎、先意承旨的情形,幾千年來在中國官場可以說是無時不有,縱然到了民主時代的今天,還是會看到這種官員,所以崔彧跟楊桓獻給元成宗鐵木耳的玉璽,根本是西貝貨(西貝為賈,賈音同假)。
其實當皇帝是否擁有傳國璽,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皇帝當得好不好,能否勤政愛民,能不能做到國強民富.
試周文王、周武王並沒有傳國璽,仍然名垂青史;秦始皇雖然篆刻了傳國璽,秦祚卻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可見迷惑傳國璽只是一種心理的滿足罷了。
如果照前面元朝御史楊桓自行篆刻玉璽呈獻給元成宗鐵木耳,並且還詳考了自秦以來傳國璽的傳遞經過,他是這樣說的:
自秦到後趙石勒,大致上都跟本文所說的相符,到石勒的後趙被冉閔推翻,玉璽經冉閔而交到蔣幹手中,再輾轉送到東晉司馬氏手中,之後沿著南朝宋、齊、梁、陳傳遞下去,最後在西元589年隋滅南朝陳時,傳國璽落入隋朝楊氏之手.
隋煬帝敗亡後,傳國璽隨蕭后跟太子逃到突厥,所以李唐建立後,並沒有獲得傳國璽,唐太宗以未得傳國璽,就自行找塊玉又刻了一顆國璽,上面刻了「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八個字.
可見雄才大略的君王,並不在乎什麼傳國璽,如果拿不到傳統的傳國璽,何妨再刻一顆,這就像有智慧的人,運用宗教,一般凡夫俗子就被教宗運用一樣。
到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四年(西元630年),原來逃到突厥的蕭后跟太子楊正道又拿著傳國璽回到大唐,並且向唐太宗獻上傳國璽,這樣傳國璽又回到中原王朝來了。
唐末朱溫篡唐,傳國璽就落入五代梁朱氏之手,之後後唐莊宗李存勗滅了後梁,璽到了後唐李氏手中,後唐末帝李從珂時天下大亂,李從珂自焚而亡,這顆傳國璽下落不明,當時是西元936年。
到了北宋哲宗趙煦時(西元1086~1100年),這時距傳國璽的失落,已經有一百多年了,突然有咸陽人(今陜西咸陽)段義向朝廷獻上失落已久的傳國璽.
段義所獻的璽,經過李公麟的考證,認為璽的材質確實跟秦傳國璽所用的藍田玉一樣,而上面所刻的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也確是秦時李斯的手筆,這麼看來,北宋確實得到了傳國璽.
縱然宋哲宗所得到的傳國璽是真的,傳到他兒徽宗趙佶時,還是逃不過被女真金完顏氏消滅的命運.
靖康時(靖康是宋欽宗趙桓的年號,只有二年,其二年是西元1127年),北宋徽、欽二帝都被女真金給活捉了,不但北宋滅亡了,傳國璽也落入女真完顏氏手中。
又過了一百多年,也就是元成宗鐵木耳登極之年(西元1294年),這顆傳國璽居然被元御史中丞崔彧跟御史楊桓得到,獻給了元帝。
自秦到後趙石勒,大致上都跟本文所說的相符,到石勒的後趙被冉閔推翻,玉璽經冉閔而交到蔣幹手中,再輾轉送到東晉司馬氏手中,之後沿著南朝宋、齊、梁、陳傳遞下去,最後在西元589年隋滅南朝陳時,傳國璽落入隋朝楊氏之手.
隋煬帝敗亡後,傳國璽隨蕭后跟太子逃到突厥,所以李唐建立後,並沒有獲得傳國璽,唐太宗以未得傳國璽,就自行找塊玉又刻了一顆國璽,上面刻了「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八個字.
可見雄才大略的君王,並不在乎什麼傳國璽,如果拿不到傳統的傳國璽,何妨再刻一顆,這就像有智慧的人,運用宗教,一般凡夫俗子就被教宗運用一樣。
到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四年(西元630年),原來逃到突厥的蕭后跟太子楊正道又拿著傳國璽回到大唐,並且向唐太宗獻上傳國璽,這樣傳國璽又回到中原王朝來了。
唐末朱溫篡唐,傳國璽就落入五代梁朱氏之手,之後後唐莊宗李存勗滅了後梁,璽到了後唐李氏手中,後唐末帝李從珂時天下大亂,李從珂自焚而亡,這顆傳國璽下落不明,當時是西元936年。
到了北宋哲宗趙煦時(西元1086~1100年),這時距傳國璽的失落,已經有一百多年了,突然有咸陽人(今陜西咸陽)段義向朝廷獻上失落已久的傳國璽.
段義所獻的璽,經過李公麟的考證,認為璽的材質確實跟秦傳國璽所用的藍田玉一樣,而上面所刻的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也確是秦時李斯的手筆,這麼看來,北宋確實得到了傳國璽.
縱然宋哲宗所得到的傳國璽是真的,傳到他兒徽宗趙佶時,還是逃不過被女真金完顏氏消滅的命運.
靖康時(靖康是宋欽宗趙桓的年號,只有二年,其二年是西元1127年),北宋徽、欽二帝都被女真金給活捉了,不但北宋滅亡了,傳國璽也落入女真完顏氏手中。
又過了一百多年,也就是元成宗鐵木耳登極之年(西元1294年),這顆傳國璽居然被元御史中丞崔彧跟御史楊桓得到,獻給了元帝。
楊桓的這一大篇考證,其中有正確的部分,也有他自己臆測的部分,楊桓為了討好元帝鐵木耳,讓這位忽必烈的皇太孫能夠順利登上帝位,偽刻了一顆傳國璽,而且還撰寫一篇撲朔迷離、真假摻雜的考證,讓人難以判定真象.
不過當年鐵木耳年幼,他的母親皇太妃,認為有了傳國璽,等於應了祥瑞,讓鐵木耳坐上皇位顯得師出有名,對楊桓免不了加官進爵賞賜有加了,就楊桓而言,這本就是他獻璽撰寫考據的初衷,事與願合,至於傳國璽是真是假,考據文章是對是錯,都不在楊桓考慮之內了。
其實據史傳所載,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傳國璽落入女真完顏氏手中,女真金代代相傳,到了金哀宗完顏守緒被蒙古圍攻時,完顏守緒自焚於幽蘭軒,所謂傳國璽也毀於火中.
可見楊桓所獻之璽擺明的是假傳國璽,但是縱然如此,這顆新刻的傳國璽還是在大元帝室一代一代傳下去,到元順帝(註)妥歡帖木耳時,退出大都(即北京),當然帶著那顆傳國璽,到塞外以便發號施令.
(註)順帝是明朝給的謚號,以其順天應人退出北京,所以謚之為順帝。但蒙古人自己並不承認這個謚號,在蒙文史料中,另行謚之為惠宗
其實妥歡帖木耳退出大都到塞外後,還傳了五個皇帝,依照國史傳統,應該稱之為北元或後元,不應該說退出大都時,元朝就滅亡了,一直到鬼力赤時,才去元國號,改稱韃靼,去帝號恢復傳統的可汗,這時才可以說元朝滅亡.
此時蒙古內部分裂,東部蒙古以蒙古本支為主,稱韃靼;西部蒙古以蒙古別支為主稱瓦剌,在武力上瓦剌經常居於上峯,不知道何時,那顆傳國璽到了瓦剌手中。
相傳明成祖朱棣曾經數度出師北伐蒙古,據趙翼(甌北)的《陔下叢餘》推測,似乎含有要奪取傳國璽的意味,其實這種推測似乎小看了明成祖,其實明成祖之所以數度北伐,是因為之前還是燕王時的他戍守北京,深知蒙古的威脅,所以才多次出塞伐蒙古,但是始終奈何不了蒙古.
終明一代二百九十多年,始終統治不了內、外蒙古地區,不過即使這樣,明成祖朱棣還是有明一代最有作為的帝王。
不過當年鐵木耳年幼,他的母親皇太妃,認為有了傳國璽,等於應了祥瑞,讓鐵木耳坐上皇位顯得師出有名,對楊桓免不了加官進爵賞賜有加了,就楊桓而言,這本就是他獻璽撰寫考據的初衷,事與願合,至於傳國璽是真是假,考據文章是對是錯,都不在楊桓考慮之內了。
其實據史傳所載,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傳國璽落入女真完顏氏手中,女真金代代相傳,到了金哀宗完顏守緒被蒙古圍攻時,完顏守緒自焚於幽蘭軒,所謂傳國璽也毀於火中.
可見楊桓所獻之璽擺明的是假傳國璽,但是縱然如此,這顆新刻的傳國璽還是在大元帝室一代一代傳下去,到元順帝(註)妥歡帖木耳時,退出大都(即北京),當然帶著那顆傳國璽,到塞外以便發號施令.
(註)順帝是明朝給的謚號,以其順天應人退出北京,所以謚之為順帝。但蒙古人自己並不承認這個謚號,在蒙文史料中,另行謚之為惠宗
其實妥歡帖木耳退出大都到塞外後,還傳了五個皇帝,依照國史傳統,應該稱之為北元或後元,不應該說退出大都時,元朝就滅亡了,一直到鬼力赤時,才去元國號,改稱韃靼,去帝號恢復傳統的可汗,這時才可以說元朝滅亡.
此時蒙古內部分裂,東部蒙古以蒙古本支為主,稱韃靼;西部蒙古以蒙古別支為主稱瓦剌,在武力上瓦剌經常居於上峯,不知道何時,那顆傳國璽到了瓦剌手中。
相傳明成祖朱棣曾經數度出師北伐蒙古,據趙翼(甌北)的《陔下叢餘》推測,似乎含有要奪取傳國璽的意味,其實這種推測似乎小看了明成祖,其實明成祖之所以數度北伐,是因為之前還是燕王時的他戍守北京,深知蒙古的威脅,所以才多次出塞伐蒙古,但是始終奈何不了蒙古.
終明一代二百九十多年,始終統治不了內、外蒙古地區,不過即使這樣,明成祖朱棣還是有明一代最有作為的帝王。
明成祖永樂中(註),瓦剌領袖馬哈木,曾經表示要將傳國璽送給明朝,結果並沒有送來。
(註)永樂共有二十二年,自西元1403~1424年,永樂中,大致在西元1414年左右
據《明史》記載,明宣帝朱瞻基時,瓦剌部長脫歡要把傳國璽送給明朝,明宣宗只淡淡的下了一道敕諭說:
「前代傳世之久,皆不在此,王既得之,可自留用,不必來獻。」
這個明宣宗倒是個明白人,知道國祚之久暫,在政治是否清明,而不在於是否擁有傳國璽。
明宣宗傳位給朱祁鎮,也就是明英宗.
這明英宗,一點也不英明,卻又好大喜功,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居然親率大軍要討伐瓦剌,結果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城外)被瓦剌俘虜了去.
瓦剌原本以為俘獲了大明皇帝,這下可以向明廷欲取欲求,勒索許多物質,所以並沒有虐待朱祁鎮,反而好好的把他侍奉著,沒想到明朝有個大臣于謙,認為國不可以一日無君,立刻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是為代宗。
當時瓦剌的部長是也先(或作額森),眼見勒索不成,反而白白養了朱祁鎮好一段時間,既非奇貨,更不可居,後來就把朱祁鎮給放了回來.
朱祁鎮回來後,代宗奉之為太上皇,沒多久,就趁代宗病倒時,發動政變,奪回帝位,史稱「奪門之變」.
英宗重新為帝後,瓦剌又派使前來說要獻傳國璽,英宗也只淡然的說:
「璽已非真,即真亦不祥物,獻否從爾可也。」
意思是:這顆傳國璽並不是真品,即使是真的,也是不祥之物,要不要獻給我,你自己看著辦。
可見元成宗時楊桓所獻的傳國璽是個贋品,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註)永樂共有二十二年,自西元1403~1424年,永樂中,大致在西元1414年左右
據《明史》記載,明宣帝朱瞻基時,瓦剌部長脫歡要把傳國璽送給明朝,明宣宗只淡淡的下了一道敕諭說:
「前代傳世之久,皆不在此,王既得之,可自留用,不必來獻。」
這個明宣宗倒是個明白人,知道國祚之久暫,在政治是否清明,而不在於是否擁有傳國璽。
明宣宗傳位給朱祁鎮,也就是明英宗.
這明英宗,一點也不英明,卻又好大喜功,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居然親率大軍要討伐瓦剌,結果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城外)被瓦剌俘虜了去.
瓦剌原本以為俘獲了大明皇帝,這下可以向明廷欲取欲求,勒索許多物質,所以並沒有虐待朱祁鎮,反而好好的把他侍奉著,沒想到明朝有個大臣于謙,認為國不可以一日無君,立刻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是為代宗。
當時瓦剌的部長是也先(或作額森),眼見勒索不成,反而白白養了朱祁鎮好一段時間,既非奇貨,更不可居,後來就把朱祁鎮給放了回來.
朱祁鎮回來後,代宗奉之為太上皇,沒多久,就趁代宗病倒時,發動政變,奪回帝位,史稱「奪門之變」.
英宗重新為帝後,瓦剌又派使前來說要獻傳國璽,英宗也只淡然的說:
「璽已非真,即真亦不祥物,獻否從爾可也。」
意思是:這顆傳國璽並不是真品,即使是真的,也是不祥之物,要不要獻給我,你自己看著辦。
可見元成宗時楊桓所獻的傳國璽是個贋品,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結語:王權象徵的傳國璽, 不知所終
中國歷代王朝,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歷代君王為了表示自己確是真命天子,總要找一件物品,象徵自己受命於天,理所當然的來統治天下萬民,這件物品在春秋戰國之前,以傳說中夏禹所鑄的鼎為象徵,所以有了「問鼎中原」這句成語留傳下來。
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和氏璧刻了傳國璽之後,傳國璽就成了王權的象徵,尤其在六朝(註)之前,如果沒有拿到傳國璽,總覺得正當性不足,在當時稱為「白板皇帝」,所以千方百計總要設法弄一顆類似傳國璽來充個場面。
(註)所謂六朝是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而言
據《後漢書‧輿服志》的注中說:東吳的孫堅得到傳國璽,上面所篆刻的字是「受命于天,皇壽帝昌」,如就傳國璽所刻的文字看,似乎是真的秦傳國璽,但是光憑印文實不足證明是真的,按東漢獻帝曾經被董卓挾持西去,且將洛陽焚燒一空,傳國璽必然隨獻帝西去,孫堅實在沒有理由拿到傳國璽.
前面說過想當帝王的人,總想擁有傳國璽,以示受命于天,如果拿不到,何妨再刻一顆,孫堅這一顆所謂的傳國璽,很可能就是自行鐫刻的。
據文獻所載,前面提到蔣幹詐騙送到司馬晉的傳國璽,它的印文是「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光從印文上看就知道根本不是秦傳國璽。
拓跋鮮卑所建的魏,史稱拓跋魏,或以三國時有曹魏,所以稱之為後魏,後來孝文帝實行華化,改複音節的鮮卑姓為漢姓,並且率先以身作則,改拓跋氏為元氏,所以拓跋魏又稱元魏,又以其位置在北,所以也叫北魏。
北魏始建之初,可能因為沒有拿到傳說中的傳國璽,惟恐統治的正當性不足,就自行鐫刻了一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玉璽,象徵雖是鮮卑族所建的大魏政權,依然合乎中國傳統,擁有玉璽,可以合法統治天下百姓。
其實君臨天下,雖然憑藉的是「槍桿子」,但是能否長治久安,憑藉的卻是能否為民造福,跟是否擁有傳國璽,可說是了無關聯.
不過既然傳國璽成為自秦以來統治的象徵,鮮卑族拓跋氏能夠沿襲中國的傳統行事,可見鮮卑族並不自外於中國,就這一點而言,儘管自行鐫刻了一顆傳國璽,卻象徵著民族融合的歷史意義,不容小覷。
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和氏璧刻了傳國璽之後,傳國璽就成了王權的象徵,尤其在六朝(註)之前,如果沒有拿到傳國璽,總覺得正當性不足,在當時稱為「白板皇帝」,所以千方百計總要設法弄一顆類似傳國璽來充個場面。
(註)所謂六朝是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而言
據《後漢書‧輿服志》的注中說:東吳的孫堅得到傳國璽,上面所篆刻的字是「受命于天,皇壽帝昌」,如就傳國璽所刻的文字看,似乎是真的秦傳國璽,但是光憑印文實不足證明是真的,按東漢獻帝曾經被董卓挾持西去,且將洛陽焚燒一空,傳國璽必然隨獻帝西去,孫堅實在沒有理由拿到傳國璽.
前面說過想當帝王的人,總想擁有傳國璽,以示受命于天,如果拿不到,何妨再刻一顆,孫堅這一顆所謂的傳國璽,很可能就是自行鐫刻的。
據文獻所載,前面提到蔣幹詐騙送到司馬晉的傳國璽,它的印文是「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光從印文上看就知道根本不是秦傳國璽。
拓跋鮮卑所建的魏,史稱拓跋魏,或以三國時有曹魏,所以稱之為後魏,後來孝文帝實行華化,改複音節的鮮卑姓為漢姓,並且率先以身作則,改拓跋氏為元氏,所以拓跋魏又稱元魏,又以其位置在北,所以也叫北魏。
北魏始建之初,可能因為沒有拿到傳說中的傳國璽,惟恐統治的正當性不足,就自行鐫刻了一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玉璽,象徵雖是鮮卑族所建的大魏政權,依然合乎中國傳統,擁有玉璽,可以合法統治天下百姓。
其實君臨天下,雖然憑藉的是「槍桿子」,但是能否長治久安,憑藉的卻是能否為民造福,跟是否擁有傳國璽,可說是了無關聯.
不過既然傳國璽成為自秦以來統治的象徵,鮮卑族拓跋氏能夠沿襲中國的傳統行事,可見鮮卑族並不自外於中國,就這一點而言,儘管自行鐫刻了一顆傳國璽,卻象徵著民族融合的歷史意義,不容小覷。
李唐起自隴西,李淵的先人,在鮮卑宇文氏所建的北周為官,曾經被賜姓為「大野」氏.
李唐皇室可以說是具有相當程度的胡化成份,大唐王朝建立之後,可能也沒能得到傳國璽,所以也自行刻了一顆「受命于天,有德者昌」的玉璽。
唐末天下大亂,後晉石敬瑭在契丹人支持下,自稱「兒皇帝」登上了「天子」之位,也刻了一顆「受命于天,惟德允昌」的玉璽,用以妝點門面,可惜這顆玉璽並沒有給後晉帶來任何好運,後晉國祚頭尾只維持了十一年(西元936~946年),可見有否傳國璽跟國運是否昌隆,一點關係都沒有。
李唐皇室可以說是具有相當程度的胡化成份,大唐王朝建立之後,可能也沒能得到傳國璽,所以也自行刻了一顆「受命于天,有德者昌」的玉璽。
唐末天下大亂,後晉石敬瑭在契丹人支持下,自稱「兒皇帝」登上了「天子」之位,也刻了一顆「受命于天,惟德允昌」的玉璽,用以妝點門面,可惜這顆玉璽並沒有給後晉帶來任何好運,後晉國祚頭尾只維持了十一年(西元936~946年),可見有否傳國璽跟國運是否昌隆,一點關係都沒有。
1 留言
請教一下,我一直有個疑問, 在網路上的和氏璧照片
回覆刪除都是中間有孔……圓盤狀的一塊璧玉
是要怎麼樣做
才能做成皇帝的龍頭大印章??